|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D4(09/24):下至谷底观中虎跳石,离开虎跳往中甸县城
第二天就从田姐旅馆旁的小路往张老师家走(相距很近),然后从张老师开的小路下到中虎跳的谷底。走了没几步就遇到张老师的堂弟,我们请他作向导,每人8元。由于张老师开路辛苦,交给张夫人每人五元的维修费用,听说有的外国人就不太乐意交这笔钱,认为不合理。我们没能见到张老师,因为他一个星期只能有一天呆在家里,其余时间都给了学校的孩子们。
小路并不好走,而且越走越难,有的地方还需要用铁丝拉着往下滑。群山寂静,只有瀑布不停歇的声响。不知道走了多少弯才走近江面。在走到江边的时候,我们才对按人收费的合理性深有体会。尽管从拍出来的照片看不出道路的艰辛,但是如果不是有这个向导,我们压根儿不会想到能走到离江面那么近的地方去,而且根本不会知道如何下脚。
下至谷底后,还可经两道桥到达最出名的中虎跳石。每走一道桥需交两元/人的费用,不是给向导,而是给住在谷底的那户人家。我真没想到还会有人住在这种地方,过了第一道颤微微的小木桥,迎接我们的是红色的花朵和一个少妇真诚的笑脸,一座小木屋就建在奔腾的江边。从小木屋旁的泥路再往第二道桥走,能很清楚地看到中虎跳石和通往它的第二道桥。近几日雨水过多,又有滑坡,路实在太滑太险,也就没有上到虎跳石。但是即便是走过第一道桥,也需一定的勇气和毅力,庆幸自己尽管有好几丝胆怯最终还是被鼓励着往前走了这一程。另外三位游伴因为没有去最后这段而走在了前面,向导找了支竹棍给我,自己在前面走得很轻松,还不时捡点核桃给我俩。回去的路我得走一段歇一会儿,大口大口喘气,但也等不到呼吸均匀就得继续走——路还长着呢。体力都被耗光了,连照相也展不出个笑脸来。如此来回程我们走了三小时,原来在上虎跳那半小时还真的只是热身而已,跟下到中虎跳的这段路比起来。
辛苦归辛苦,虎跳确实很值得一去。除虎跳本身的美景和徒步虎跳、战胜自我之后的成就感,沿路还可以看到长江第一弯这样壮丽的大自然的景色。徒步虎跳我们选择的是不轻松的线路,但还是Pass掉了28道拐,因为在网上看驴友的文章,这段路实在太折磨体力,有点自虐游的味道。我们虽然因为雨天游更辛苦一些,但雾中的虎跳别有味道,连在张老师家的工程队员也都感叹雨中虎跳的美景与难得。
午饭在张老师家吃的,味道可口,亦不算贵。12:00开始沿公路返回上虎跳,张夫人送我们出来,并且帮我们联系到了我们的司机。在中峡全球通等都没有信号,工程队的电话总机又坏了,与外界联系不方便。在出发前晚,我们通过驴友的文章联系到一位中甸的藏族司机杨俊,藏名汪堆,约好让他在上虎跳的桥头镇等我们,带我们游玩中甸附近的景点。
杨俊是个很不错的司机皆朋友,耿直、热心、幽默,我们正是因为网上这样的评价才找到他。得知我们徒步虎跳,杨俊很自然地关心我们累不累,说要把车开进中峡来接我们。中峡发生了三四次蹋方,车不可能开进来,他就说往里开开,尽量让我们少走一程,很为我们着想。由于蹋方的缘故,lowway也不是那么好走,有一处山洪太猛,在公路上形成一条宽达四五米的急流,我们只能冲过去,鞋自然也湿了。没想到淌水后没走多远,就见一位穿藏装戴白手套的人站在路边观望,对走在前面的小张说:“后面还有人吗,我是杨俊司机。”小张一听,激动地只会说:“就是我们就是我们!”真是如同见到亲人一样。原来杨司机把车停在泥石流的前方,看看能不能再往前走,又怕错过我们,所以见到人都会来上这么一句。杨师傅的车刚洗过,整洁无比,是一辆改装后的八人座北京吉普,加之“豪华装修”,让我们这些脏兮兮湿淋淋的人很不好意思坐进去。杨师傅很热情地让我们上了车,一路说说笑笑往小中甸开了出去。见到什么有特色的景致,如中甸火红的狼毒、草甸,杨师傅就停车让我们拍个够,并且兼起导游的角色。
晚上杨师傅介绍我们住进鑫苑旅馆,并替我们把房价由100讲成80一个标间,让香港来的小芳独自住三人间,算30。把住的地方解决了之后,杨师傅带我们去了一家价廉物美的专吃牛肉的小饭馆。整个饭馆就能坐两桌人,墙上挂了六个牛头,无数的内脏,做出来的菜很有特色,十分的便宜,三荦二素加一汤也不过五十几元。临离开中甸前我们嘴馋又跑来这家吃了散伙饭,小沈还特地选了个上好的牛角带回去。晚上更别提了,杨师傅把我们带回了他家,烤鞋、喝他自酿的好酒!鞋进了水很湿,是放在杨师傅家他的家人替我们烤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再去拿的;小芳回昆明的车票也是托杨夫人帮忙买的。杨师傅一家待客的这种热忱真是令我们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