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诗意
(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注:文中部分历史材料、个别照片来源于网络 忙碌多日,计划好去银厂沟爬一爬栈道,放松一下身心,结果2008年4月12日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而且寒气逼人,用“玩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的想法安慰自己。在去银厂沟的路上突然看到岔路口的白鹿书院的路牌,立刻决定第二天返回时去寻访一下。在银厂沟找了一个酒店住下(东山商务酒店),一个人50元,包三顿饭加住宿,整个酒店只有我们2个客人,厨师和服务员是一对老两口,蛮老实的,吃住都还不错,遗憾的是栈道滑坡没有开放,只看到了小龙潭,不过景区里人真的少的很,安静。 第二天上午早饭后就离开了,离开银厂沟时还是下着小雨,不过行车途中却突然迎来了春意盎然的一天,于是兴高采烈的和爱人往白鹿书院出发,看上去白鹿附近发现了煤矿,重车很多,导致路况很一般,而且灰尘很大,一路上想着白鹿书院这个很诗意的名字,憧憬着ta的样子,让人期待。路标的公里数肯定不对,估计是为了吸引大家去吧,只标了6公里,实际上差不多20公里,所以路上从激动、期待,到疑惑、急躁,问了加油站的洗衣大姐,路边的大叔,背着背篼的大娘,走亲戚的大哥,终于重拾信心,知道方向是对的,也存在白鹿书院这个地方。中间经过白鹿场这个村镇后,路就变得很狭窄了,弯道很多,基本上只能供一个车通行,路上错车需要“礼让三先”,不停的有车子下山,估计都是去白鹿书院的,同行妹妹大呼过足驾乘乐趣,而我在旁边却已是镇定自若的紧张。 车行到了路的尽头,是一个水泥预制板厂,旁边坐着许多朴实的村民在喝茶聊天(或工人?),我和妹妹疑惑的对望了一下,难道这里就是书院?不像啊,于是在预制板厂里面倒车掉头,问了一下,才知道还在山的那边,于是停车步行,过了桥,开始往山上走路(居然没有人收停车费,还有点不习惯。照片是回头的景致,中间那个翻斗车后面停着我的乐乐)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我生活在农村,周围的一切都很熟悉,不过这里的人除了种菜,不知为何没看到庄稼,妹妹一路稀奇,发现村民种了一些不知名的植物,我猜想是不是什么菜,可以凉拌着吃,后来才知道这是两种药材,治拉肚子的黄连素和治头晕的川芎(我居然还会想成凉拌菜,汗)。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走过一段泥泞的道路,看见几个村民悠闲的坐在门前聊天,心里又开始打鼓,不敢肯定是不是走对了,突然抬眼看见山坡上隐约有一栋白色的房子,心想或许这就是了吧。 走近的时候,心里怀着不安和无限敬仰,因为之前一直以为上书院一定是一个读书的圣洁之地,而且又埋藏在只有神仙或上帝居住的深山里面。(进去之后才知道是该下地狱的法国鬼子干的好事~~~~)。 小心翼翼的抬脚进了上书院,满眼荒凉,杂草丛生,看样子老鬼子逃走很久了。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到处找卖票的地方,只看到了不收门票,但是希望参观者象征性的付费保持卫生的一个说明(忘记照相了),给了10元钱给维持卫生的老太太。 居然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但是除了打扫卫生的,似乎也没有被保护的迹象,白鹿书院是在1908年由一个法国传教士一手建立的,这座建筑经历了100年的风雨,而我又有缘在它消失之前探访了这座被遗弃的,不再住着上帝的地方,我觉得虽然他们一定程度带来了文明,但是更多的是带来灾难,所以就这么破败的保留原样,似乎是最合适的结局了,或许哪天这个孤独傲慢的地方轰然倒塌后,大家也就淡忘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过去啊……偏题了,想这些干啥。 据传,一个叫洪传广的传教士1865年就来到了中国,并游历了大片地方,终于在这里找到了“感觉”并定居下来,为他的上帝修一个居所。也许当初这里有一番不同的景象,又或者上帝和佛祖有不同的爱好,反正我没有看出这块地方有什么富饶的景象(不过现在还有很多大卡车在拉煤,但是似乎产量不高,但是污染倒是蛮严重)。经过10多年的努力,这个传教士发动乡民,邀请能工巧匠一起造出了这么一个宏伟的天主教神殿,不辞辛苦,四处呼吁,八方募款,并把大理石、木材和彩色玻璃从海外运来,并为整个西南地区培养出了一大批神学人员,据说后来很多享誉东南亚的神父都是出于这个修道院,全盛时期有上百名神值学者。虽然工程之浩大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力,但他们终于在1908年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天主教圣殿。我唯一不解的是,在这样的大山深处,这个法国鬼子是怎么发动那么多人,历时那么长的时间帮他造上帝的住所,按现在的眼光看,这个传教士真的很有才,我觉得所谓的管理专家们都应该去研究一下。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没落的诗意---走马观花白鹿上书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3 16:15: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