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洪 赵 分 水 亭
在晋南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洪洞和赵城两县的百姓为争一股水而经常打架斗殴,后来有人想了个解决纠纷的办法——油锅里捞铜钱。在滚烫的油锅里放入十枚铜钱,两县各选一壮汉,赤手到油锅里捞铜钱,捞得几枚铜钱就得水几分。结果赵城人捞得七枚,捞铜钱的壮汉不久就死了,却用生命为本县百姓争得七分水。
当然,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而已,但故事中洪洞和赵城两县三七分水却是千真万确的,有分水亭为证。
说到分水亭,就不能不提霍泉。霍泉位于现在的洪洞县东北十七公里的霍山脚下,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霍泉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 古人认为:“利天下之物者,莫善于水,得之者则利博,不得之者则其利鲜①”。水对人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因水而发生战争的事例中就能看出这一点,洪洞和赵城两县在利用霍泉水时也不例外地发生了冲突,而且这一冲突就是上千年,在这“千年争一水”的冲突中,演出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剧。
霍泉水量充沛,沿洪洞赵城两县界而行。最早人们只是作为生活用水,两县鸡犬相闻,百姓相安无事。后来修建了引水渠用于农业灌溉,两县用水之争遂起。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间,政府在引水渠实行了三七分水,争水斗殴就成了两县数千百年来的顽症。历代政府为解决两县用水之争,想了不少办法,但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以致于打架斗殴不断,时有人命丧黄泉。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两县争水矛盾激化,纠纷缠绕难解。平阳知府经查勘后,于清雍正四年铸造四棱铁柱十一根,并用铁铸的地栿与额梁将铁柱横贯相联成一栅,分成十孔,洪洞三孔、赵城七孔,并用石墙予以分隔,成南北两渠。十个水孔的门槛一律等平,宽窄相同,使得水深浅一致。又在栅上搭横木,建成墩式桥梁,桥名叫做“平政”,意思是分水公平。桥上建有卷棚顶的凉亭三间,桥南北各建有一座砖牌坊和碑亭,其中一石碑记载建造分水亭之事,另一石碑刻着分水后两县水利灌溉区域图。
分水亭的出现,使两县的用水之争暂告一个段落。但这并没有使两县的争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两县因水而打架斗殴仍然不断,以致于“二县不相婚嫁”(据《山西通志》载),甚至到了1931年,还发生了一起因北渠的副渠长堵塞南渠的水而被打死的事件。
解放后,两县合二为一,加强了水利管理,另外修筑了水渠,使灌溉面积达到了近二十万亩,自此原来的南北两渠废而不用,成为历史遗迹。现在,分水亭两边的石碑和砖牌坊上的字迹早已风蚀剥落,几不能辨。周围杂草丛生,除了偶有游人涉足外,成了山羊们吃草饮水的乐园。只有古朴的平政桥、开裂欲坠的砖牌坊、锈迹斑斑的隔水柱,还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存在,以其旷古的苍凉给世人以沉重的警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