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52|回复: 8

[转帖]好看的《摩托日记》

[复制链接]

1

主题

407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70
QQ
注册时间
2004-2-24
发表于 2005-3-11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好看的《摩托日记》 会改变人生的电影
  
  开场才几分钟,已经一阵激动——当格瓦拉和好朋友骑着那辆破摩托上路的时候,竟是那么的开心,对这世界是那么的好奇。大概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站在每一条路的起点,都觉得眼前一片开阔。

  那个时候,格瓦拉23岁。

  你23岁的时候,是不是已经丢掉了对世界的幻想?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还没上路,已经知道了终点是坚硬的现实?是从听到“太阳之下无新事”的那刻开始,还是在摸着头上的包开始故作老成的那刻?

  这电影的宣传语据说是:“让这世界改变你,然后你就能改变这世界。”在这一趟青春的旅行之后,格瓦拉走上了改变世界的道路——他把年少的狂想,变成了行动。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有毅力可以承受他后来面对的那些磨难,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把狂想变成行动。但起码,我们还可以在每一天做得更多一些,不指望改变世界,但也许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

  讲回电影本身,《摩托日记》并非什么绝世经典,但好久,没看到这样觉得会改变人生的电影。讲回导演,《太阳背后》(Behind the Sun)是沃特·萨拉斯(Walter Salles,《中央车站》导演)关于南美饱含期许的一个寓言,《摩托日记》则是情深意长的以古喻今——他简直是南美版的杜琪峰。    



片名:机车日志(又译:摩托车日记)
英文名:The Motorcycle Diaries
导演:沃特·塞勒斯 Walter Salles
编剧:约瑟·里维拉 Jose Rivera
主演:盖尔·加西亚·伯纳尔 Gael García Bernal
   罗德里格·戴拉·塞纳 Rodrigo De la Serna
   米娅·麦斯特罗 Mía Maestro
类型:剧情/历史     分级:R(部分粗口)
片长:128 分钟
出品:焦点影业 Focus Features
上映日期:2004年9月24日(纽约/洛杉矶)



 《机车日志》是一部描述一段壮丽的自我发现之旅和追踪格瓦拉建立革命之心起源的电影,南美洲丰富而复杂的人类和社会形态也随着这两位志同道合的好友的旅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切•格瓦拉这位“革命浪漫主义的最后偶像”,阿根廷裔古巴马克思主义革命领导人,39岁就被杀害的伟大的革命家,正是通过这次近乎苦行的旅程,亲眼目睹了殖民主义对南美人民的剥削,间接地影响了他日后投身革命事业的决定。2004年1月,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后,博得了在场观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这部由巴西名导沃特•塞勒斯(代表作《中央车站》)导演、约瑟•里维拉编剧的电影,根据两位真实人物——阿根廷人埃内斯托•格瓦拉•戴拉•塞纳和艾伯托•格兰度的真实旅程改编而来。切•格瓦拉为这段旅行写下了《摩托车日记》,其中前言写道:“写这本日记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死了。组织与打磨过这本日记的那个我,早就不再是我;至少现在的我,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了。漫游南美洲对我造成的改变,远远超过我所能预见的。”


  1952年1月,切•格瓦拉(盖尔•加西亚•伯纳尔饰)还是一个专门研究麻风病的23岁的医学院学生,他的好友29岁的艾伯托(罗德里格•戴拉•塞纳饰)也是一个生物化学家。两个人道别了各自的家庭和切•格瓦拉的女友齐齐娜(米娅•麦斯特罗饰),骑上1939年产的诺顿500摩托车,开始了一段充满浪漫色彩的冒险之旅。这辆古董摩托车载着两人离开熟悉而舒适的环境,走得越来越远,直到那个充满无限惊奇和刺激的目的地,而两人也因此变得亲如兄弟。


  最终,这段历时八个月、行程8000里的旅途,从开始游山玩水的嬉戏目的,转变成深邃的发现之旅。整个南美充满了无穷的哀伤和无尽的希望,从无家可归的矿工到内河船上的妓女,从麻风病人到出身显赫的贵族,切•格瓦拉和艾伯托发现了他们人生的共同目标,并下定决心去改变世界……



摩旅户外  铁马走天涯

1

主题

407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70
QQ
注册时间
2004-2-2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古巴籍摄影师艾伯托 科尔达为切 格瓦拉所拍摄的一张照片,一直在 T 恤、海报、壁画、旗帜等遍处开花,可以说是这世上复制、改编和散布最频繁的影像之一。切 格瓦拉就这样跨越信仰、意识、形态、种族、文化等鸿沟,在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在青年人心中赢得了崇高的地位。
 许多美国人和欧洲人视切 格瓦拉如詹姆斯 迪恩和卡尔 马克思的混合体,这些崇拜者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真实的切 格瓦拉,但是沃特 塞勒斯的新电影《机车日志》,却从一个特别柔和与抒情的方式,一种不含任何说教的浪漫主义风格,来表现这位伟大的世纪偶像。


  塞勒斯早期的电影《异国他乡》(Foreign Land)、《太阳背面》(Behind the Sun)特别是《中央车站》(Central Station),已经让他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受喜爱和频频获奖的巴西导演,他的作品通常都带有罗塞里尼(代表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德西卡(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或60年代巴西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尼尔森•佩雷拉•多斯•桑托斯式的人本主义和诗意现实主义风格。



  在《机车日志》中,塞勒斯保持了一贯的洒脱和清晰的特点,影片题材热辣却看不出一丝说教和强辩的痕迹。就如同德西卡和桑多斯的电影一样,片中的各种事件自然而然地发生,生活以它该有的节奏和方式流畅展开。《机车日志》可以说是塞勒斯最好的作品,它仿佛在暗中告诫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转折,有的我们能认知,有的不能,在这个危机重重的社会,青春和友谊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如同生命一样,它们也能转瞬即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1 3:18:57编辑过]

摩旅户外  铁马走天涯

0

主题

1381

帖子

1504

积分

金牌会员

蓉城摩托骑士团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504
注册时间
2005-2-1
发表于 2005-3-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欣赏霸伏的境界,摩旅可以改变平凡的人生。
“这辆古董摩托车载着两人离开熟悉而舒适的环境,走得越来越远,直到那个充满无限惊奇和刺激的目的地,而两人也因此变得亲如兄弟。”
好帖!霸伏今后多来点这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1 9:56:31编辑过]

摩托骑士团是个注重集体荣誉的团体,旗下云集了大批有非凡摩旅经历的骑士,这群高尚勇敢的骑士,随时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全社会诠释着摩旅的魅力 风雪骑士 成都.玉林 QQ 516482715 TEL 13808096915

0

主题

232

帖子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专逮超速

Rank: 3

积分
445
注册时间
2004-12-29
发表于 2005-3-11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这就是摩托人生!
做什么样的人,关键看自己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1

主题

407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70
QQ
注册时间
2004-2-2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摩旅户外  铁马走天涯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1

主题

407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70
QQ
注册时间
2004-2-2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切.格瓦拉生平简表

 1928年6月14日,埃内斯托·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他是埃内斯托·格瓦拉·林奇和塞莉亚·德拉·塞尔纳-德拉·略萨的长子。

   1947-1953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大学医学系读书。

   1950年,在油船厂上当水手,漫游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

   1951年月12月-1952年8月偕同阿尔维托·格拉纳多斯温游拉丁美洲各国。游历了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然后由委内瑞拉乘飞机途经美国迈阿密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1953年3月,大学毕业,第二次漫游拉丁美洲各国。游历了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拿来马,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在危地马拉参加了保卫阿本斯总统政府的斗争,在阿本斯政府被颠覆后移居墨西哥。

  1954年-1956年,在墨西哥行医,后又在心脏病学研究兼职。

  1955年,遇见菲德尔·卡斯特罗。加入他的革命队伍,参加"格拉玛"号远征的准备工作。

  1956年6月-8月,因加入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远征部队被捕,囚禁于墨西哥城监狱。11月25日,作为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的82名起义者中的一员,乘"格拉玛"号游艇从图斯潘河口出发,前往古巴。

  12月2日,"格拉玛"号抵达古巴。

  1956年-1958年底,参加古巴马埃斯腊山等地的武装斗争,在战斗中两度负伤。   1957年5月27,28日,参加乌维罗之战。6月5日,晋升为少校,被任命为第四纵队司令。

  1958年8月21日,奉命率领"西罗·雷东多"第八纵队进军拉斯维利亚斯省,并被任命为拉斯维利亚斯省城乡起义部队总司令。

  10月16日,切的纵队抵达埃斯坎布拉伊山。

  12月攻打圣克拉腊市。

  1959年1月1日,圣克拉腊城获解放。

  1月2日,切的纵队进入哈瓦那,占领卡瓦尼亚要塞。

  2月9日,总统颁法令宣布切为古巴公民,享有与出生在古巴的人相同的各种权利。

  6月2日,同阿来达·马尔奇结婚。

  6月12日-9月5日,受古巴政府委派,访问了埃及、苏丹、巴基斯坦、印度、缅甸、印度尼西、锡兰、日本、摩洛哥、南斯拉夫、西班牙。

  10月7日,被任命为土地改革全国委员会工业司司长。

  11月,被任命为古巴国家银行行长。

  1960年2月5日,出席在哈瓦那举行的苏联科学、技术和文化成就展览会的开幕式,第一次同米高扬见面。

  5月,切的《游击战》一书在哈瓦那出版。

  10月22日-12月9日,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1月18日-12月1日,访问中国期间,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周恩来总理及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接见。

  1961年2月23日,被任命为工业部部长和中央计划委员会委员,不久该委员会也归其领导。

  4月17日,雇佣军入侵吉隆滩。切负责指挥驻防比那尔德里奥省的部队。   6月2日,同苏联签订经济协定。

  8月,代表古巴出席在乌拉圭埃斯特角举行的泛美社会和经济理事会特别会议。在会上揭露了美国建立"争取进步联盟"的目的。访问了阿根廷和巴西,同弗朗迪西总统和夸德罗斯总统进行了会谈。

  1962年3月8日,被任命为全国领导成员,3月12日被任命为革命统一组织书记处书记和经济委员会委员。4月15日,在哈瓦那古巴劳动者工会会议上发言,号召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8月27日-9月3日,率领古巴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继访问莫斯科之后,又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10月下半月至11月初,负责领导比那尔德里奥省的部队。

  1963年5月,由于革命统一组织改组为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切被任命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7月,率领政府代表团赴阿尔及利亚,庆祝该共和国独立一周年。

  1964年1月16日,签署古苏技术援助议定书。3月20日-4月13日,率领古巴代表团参加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4月15日-17日,访问法国、阿尔及利亚、捷克斯洛伐克。11月5-19日,率领古巴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士月社会主义革命周年庆祝活动。12月9日-17日,率领古巴代表团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第十九届联合国大会。12月下旬访问阿尔及利亚。

  1965年1月-3月,访问中国、马里、刚果(金)、几内亚、加纳、达荷美、坦桑尼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参加亚非团结组织第二届会议。

   2月3日,率古巴社会主义革命统一党代表团抵达北京,在机场受到了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和北京市市长彭真的热烈欢迎。

   2月9日,结束在中国的访问,邓小平和彭真再次亲往机场,为他送行。

   3月14日返回哈瓦那。3月15日,向工业部的工作人员报告国外之行的情况,这是他在古巴最后一次公开讲演。

   4月1日,给菲德尔·卡斯特罗写了告别信。

  10月3日,卡斯特罗在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切·格瓦拉的告别信。

  1966年11月7日,到达玻利维亚尼阿卡瓦苏河畔的游击队营地。

  1967年,3月22日,以拉蒙为化名的切·格瓦拉领导游击队(玻利维亚民放解放军)开始军事行动。

  4月17日,切·格瓦拉的《通过三大洲会议致世界人民的信》在哈瓦那发表。   7月29日,拉丁美洲团结组织成立大会在哈瓦那开幕。会议主席团根据许多代表团的建议,宣告象征性地成立"拉丁美洲国",并宣布"敬爱的游击队员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少校为我们共同的祖国-拉丁美洲-的荣誉公民"。

  10月8日,尤罗山峡战斗中,切·格瓦拉受伤被俘。

  10月9日,切。格瓦拉在依格拉村被"突击队"杀害,时年39岁。

  1968年6月,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第一版在哈瓦那出版。

摩旅户外  铁马走天涯

1

主题

407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70
QQ
注册时间
2004-2-2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1960年12月1日,在中国政府为他举行的首次晚宴上,格瓦拉向毛泽东表示问候。
摩旅户外  铁马走天涯

0

主题

1381

帖子

1504

积分

金牌会员

蓉城摩托骑士团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504
注册时间
2005-2-1
发表于 2005-3-11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好汉子!霸伏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吗?
摩托骑士团是个注重集体荣誉的团体,旗下云集了大批有非凡摩旅经历的骑士,这群高尚勇敢的骑士,随时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全社会诠释着摩旅的魅力 风雪骑士 成都.玉林 QQ 516482715 TEL 13808096915

1

主题

407

帖子

9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70
QQ
注册时间
2004-2-24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以下是引用大白兔在2005-3-11 15:53:00的发言:
好汉子!霸伏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吗?


我也没找到『在玻利维亚的日记』


 国际范围内“格瓦拉热”几十年不衰,比格瓦拉本人的胜利和悲剧更值得人们思考。格瓦拉精神值得我们深深回味,他的生平事迹永远激励心存激情理想的人……

  以毛泽东著作为师  

  为穷苦人的利益抛弃了职业到古巴打游击

  在古巴革命中闻名的格瓦拉,原本是阿根廷人。他于1928年生于较优裕的家庭,毕业于医学院,在行医中痛感人民苦难非药可治,在阅读了马列著作后决心从事政治斗争,以解放整个拉丁美洲为己任。1957年,他在墨西哥结识了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并与其结成密友,两人很快便率一支小队乘船潜回古巴,登陆后他们上山进行游击战,一年多后就推翻了亲美的独裁政权。

  在“七支步枪起家”的斗争中,格瓦拉读过西班牙文本的《毛泽东选集》后深受启发,后来他一再说:“毛泽东是游击战大师,我只是个小学生。”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翌年,格瓦拉便来华访问。他见到了被自己奉为导师的毛泽东,两人亲密地拉着手说话。回国后,格瓦拉便拿起甘蔗刀下田,宣布这是仿照人民公社的榜样,并号召民众学习中国专家不计较工资只讲奉献的精神。

  格瓦拉做体力活并不是装样子给群众看的,而是实实在在地真干,业余时间特别是星期六下午,他的时间主要用于义务劳动。他公私分明,年幼的孩子生了急病,他也绝不许用自己的公车送医院。在当时物资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发给每个高级领导人一张特殊供应卡,作为国家第二把手的格瓦拉马上退回,而且始终要求家人到商店同普通百姓一样排队买东西。至于他那些同战士一样站岗、治疗被视为瘟神的麻风病人从不戴手套一类的故事,更是广为传扬。正是这种毫无利己动机的献身榜样,使格瓦拉能够超越时空,被贫困国度的民众和许多富足的西方人同时接受和称赞。卡斯特罗对这位战友的评价则是:“一个在行动上没有一丝污点、在举动中毫无瑕疵的典范就是切!”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矛盾

  使他离开古巴进入他国丛林

  在革命胜利后的古巴,格瓦拉在取得古巴国籍后只呆了六年。当时,中苏论战势同水火后,他感到两面为难,便在1965年2月再次来华访问,他主张同苏联停止论战,但他的建议未被接受,他也没见到毛泽东。带着忧郁离华后,格瓦拉便在公开场合消失,并登报宣布放弃职务和国籍,使古巴政府不必对其行为负责。

  后来人们知道,1965年春,格瓦拉进入了刚果(利)东部,指导当地的左派游击队。几个月后,他失望地离开,因为他感到当地人不愿认真打仗,所以失败无法挽回。隐蔽回古巴休整几个月后,1966年11月,格瓦拉又带领几十个说西班牙语的外籍人进入玻利维亚,在丛林中展开游击战。

  对于格瓦拉为什么出走,三十多年来不少研究者有过多种解释。多数意见是,他想摆脱国际共运的分歧,在南美洲再树立起一个革命榜样。不过,从近些年发现的他的一些当年的文件笔记中看,格瓦拉其实有更深层次的想法,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诸多疑问,想另辟一条新路。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是首任国家银行行长,可他却主张废除货币建立“不用钱的文明”。从事建设时,他反对“物质动力”,主张消灭个人主义,要求用劳动竞赛来驱动。由于美国的封锁,经济难以自给的古巴不得不大量接受苏援,在体制和指导原则方面也学习苏联模式,对此格瓦拉很失望,认为从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起就开始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先例,而只有战争条件下同志关系才是真正纯洁的兄弟关系。他这类理想主义的主张,在和平建设的现实生活中注定难以实行,到另一个国度用以往的战争方式再做新探索就势在必然。

  抛弃古巴优裕且安宁的城市生活,再进入毒蛇蚊虫出没的南美丛林,对从小便患哮喘病的格瓦拉绝非易事,但是为了理想他义无反顾。在近一年艰难的山区游击跋涉中,格瓦拉只靠一匹骡子驮行李,忍受了诸多困苦,面对追剿和陷入绝境也毫不动摇,并宣布绝不让敌人活捉自己。在1967年10月8日的最后战斗中,他因负伤并犯了哮喘病,才当了俘虏。

  “游击中心”理论随着他的牺牲而终结

  忘我的人格魅力却长存人间

  格瓦拉学过中国的游击战理论,他提出的“游击中心”论却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其中特别强调少数精英的作用,认为到处游击示范便可让民众一拥而起推翻反动政府,而很少注重根据地建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格瓦拉最后在玻利维亚的牺牲虽然悲壮,却说明了外籍人到别国输出革命很难成功,实践标准也对其游击理论做了最无情的检验。

  记得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曾翻译过格瓦拉的《游击笔记》(内部出版),笔者曾问过许多熟悉游击战的老前辈的观后感,回答都是叹息不已。从书中可看出,格瓦拉最后近一年在山区到处游动,他想“解放”的当地农民对其却非常冷淡,没有一个人参加游击队,甚至向政府军告密。这支队伍成了无水之鱼,人越打越少,能坚持那么久全靠顽强的毅力和信念支持。

  格瓦拉的小队遭伏击覆没,本人被俘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同他谈了话,出于敬佩曾主张送到关塔那摩关押,玻政府却坚持处决。因该国已取消死刑,刽子手便于10月9日把格瓦拉带出来,迎面用冲锋枪向他扫射,然后拍照后公布说格瓦拉是阵亡。面对枪口,格瓦拉昂首挺胸,无愧于一个战士的形象!

  格瓦拉牺牲后,比生前获得了更多的荣誉,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非拉国家有了众多崇拜者。在许多国家的群众集会上,经常可看到他的画像和毛泽东像并列。那幅穿作战服留胡子的照片,成了为摆脱苦难而奋斗的许多人的精神偶像。

  “苏东巨变”后,全球虽出现了意识形态趋向淡漠的情形,众多人却仍有“格瓦拉情结”。1997年是他牺牲30周年,恰好其遗骨在玻利维亚被发现,南美许多国家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阿根廷还专门为他拍摄了故事片,并在国会大厦前举行诗歌朗诵会。更有成千上万各国青年聚集到格瓦拉牺牲的玻利维亚尤罗山谷,在昔日冷寂的失败之地召开了欢声鼎沸的大会;古巴的悼念活动更是盛况空前……随后,在北京话剧舞台上出现的格瓦拉,也造成过轰动效应。剧中主人公谴责种种社会不公后大声说:“不革命行吗?”观众(多是年轻人)立即报以一阵掌声和呼喊。当然,剧场内同时也有笑声和叹息,表现出中国新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情感的多样性。

  早在格瓦拉25岁时,刚刚取得医生资格的他就开始了穿越中美洲的旅行。近日,英国媒体将这位英雄在此期间写下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日记和写给家人的书信原文刊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次中美洲之行是怎样将一个漫无目标的旅行者逐渐改变成了“一位无所畏惧的马克思主义者”。

  1967年10月9日,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游击中心”理论倡导者切·格瓦拉在前一天战斗中负伤被俘后,被美国支持的玻利维亚军人政权枪决。

  他曾经说:“我们的自由随着不断的牺牲而膨胀,这种自由和它每天的营养物质就是鲜血。”不知道是不是仍然有人认为这些话充满了“气魄”和“豪情”。

  如今,在我们这个喧闹的世界上虽然物欲横流,人们需要物质利益,然而对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却没有泯灭。只要社会还存在着压迫和不公,切·格瓦拉那种为解放苦难者不惜献身的精神便永远会受尊崇,众多青年人仍会高呼着:“切!切!”
摩旅户外  铁马走天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5 16: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