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0|回复: 24

补白“大香格里拉科考”记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发表于 2005-3-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补白“大香格里拉科考”记出自科考成员即"中国国家地理"的编辑杨浪涛之手

4月13号  (星期二)

  我们第一天的考察重点是甘孜州的丹巴美人谷,但行程和出发却颇具戏剧性。

  按照规定的行程,我们是经成灌高速,小金,沿小金顺流而下直达丹巴,而临出发5分钟,我们随行的民族学专家李星星却提议经成雅高原,二郎山,再沿大渡河逆流而上直达丹巴,理由是可以观察大渡河峡谷。

  经过短暂讨论,我们全体人员决定改道,事实证明我们这次的改变是极有价值的。

  过二郎山隧道之后,我们从岷江流域进入大渡河流域,展现在面前的一片莽莽苍苍的大峡谷。高差超过3000米,由于此处为干热河谷,所以河谷地带长满了大片高大的仙人掌树,山腰生产樱桃,苹果等温带水果,而山顶反而是湿润的针叶林带。

  进入峡谷核心地带,但见大渡河汹涌澎湃,两岸高山夹峙,我们的车队如同在地狱中穿行,遥想乾隆皇帝当年打金川,也是在这样险恶的地形中纵横驰骋,固守边疆,便不由心生感叹。

  丹巴美人谷,果然名不虚传,我们晚上居住的甲居藏寨随处可见貌若桃花的藏族姑娘,她们轮廓分明,身材窈窕,据说拥有西夏王族的血统。近年来,随着对外界了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丹巴姑娘走出深山,使丹巴美人名声远播。  
4月14号(星期三) (180公里 住道孚 海拔3000米)

  早上到一处正在修建的藏寨考察,这是一座典型的藏式民居,共三层半,大约有五六百个平方,全用片石垒成,每层之间用横梁架构。令人颇为惊讶的是,房子的土建只需三个月,而内装特别是彩绘则需要将近一年的时间,据彩绘工匠阿文介绍,建造这样一座房子大约需要二十万。

  离开甲居,我们经东谷河向道孚进发,在垭拉雪山脚下,我们发现路边有一眼温泉,几个藏族小伙子冰天雪地中泡温泉,据他们说,每年他们都会来一、两次,每次泡上两、三天,吃住都在温泉池,摄影师王彤为了拍摄这个镜头,竟跪在温泉的水池边,直到上车时才发现膝盖已经湿透。

  道孚是我们今天的住地,所以安排了考察项目,这里的民居与甲居迥然不同,一般为两层,几乎全用实木建造,他们的彩绘时间更长,有的竟要五,六个工人彩绘两年,一幢七,八平米的民居往往要用上两年时间,耗费几十万元,甚至一百多万元,其金碧辉煌的豪华程度让我们惊叹连连,不过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他们的装修已经开始采用来自外部的材料,如瓷砖,胶合板,玻璃灯具。

  我们原计划住扎坝,看来要增加一天的考察时间了。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4月15日(星期四) (70公里,住扎坝,海拔2700米)

  在县文化旅游局罗局长和郎忠的陪同下,我们顺着鲜水河向扎坝前进。

  鲜水河是雅砻江的支流,发源于壤塘,流经炉霍,道孚,最后在雅江汇入主流。其中道孚——雅江段为长达140公里的大峡谷。由于河谷处在两条藏汉通道之间,交通闭塞,所以保留许多原始的生活状态,而最令人着迷的是,这里仍然保留了母系氏族走婚的习俗。

  巴里村临近公路,距扎坝有2公里,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对于外界来说相当原始的生活习惯,家里面以母亲为主,舅舅是家里的主要主要劳动力和生活经济来源,家里的小孩由他来抚养,小孩一般到十四,五岁就可以走婚,先有意中人,然后去爬房子,不过这里并不是每次都爬,认识以后就会保持稳定的关系,不过随着外界信息的进入,许多人已经开始结婚,而只有深山里面的寨子保留了比较多的走婚习俗。

  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石碉楼,用石头和土垒成,高三到四层,约二十米,楼房之间用楼梯相连,窄陡而且昏暗,我一不小心摔了下去,扭伤了脚,躺了一下午,还好伤的不重,到晚上就基本复原了,不过把单主编吓了一大跳。  


4月16日(星期五) (400公里,海拔1500米)

  折多山高4298米,是川藏线上的一道危险。为了接地质专家杨勇,我和李建强必须翻越折多山到康定去接杨勇。

  在折多山下,天空飘起了雪花,我们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距山口还有300米的地方 ,我们发现路边侧翻了一辆货车,有许多人在烤火,上前一打听,他们一家在这里待了2天,目前正在烧备胎取暖,浓墨的烟把他们熏成了黑人。

  继续往前,我们停车的时间越来越长,翻过山口,只见整个折多山的车队排成足有5公里长,我们倒吸一口冷气。

  我们旁边也停了一辆往昌都送活鸡鸭的货车,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已经堵了两天,昨晚有许多司机在这里过夜,而他从上午10点倒下午6点才前进不到2公里。

  路边侧翻的货车越来越多,现在我们跟杨勇和单总编都联系不上,如果照这样下去,我们到天黑也到不了康定,更别提接杨勇返回与大家会合了。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在万分焦急的时候,突然从路边的出租车上跳下一个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杨勇,他久等不到,就租了个车赶来与我们会合。

  折多山是翻不过去了,我们当机立断,决定从康定、石棉,经置宁与单主编会合。

  8点半钟,我们赶到康定,与单主编怎么都联系不上,于是便与九龙县旅游局伍局长和王部长联系,他们也一直在等。

  九点半钟,九龙县去寻找的车子回来说,没有看到,只好退了回来。

  我们一边驱车赶往石棉县,一边焦急地等待,知道晚上11点半,我们才接到单主编打来的电话,他们在鸡丑山上为风雪所困,9点半从山口退了回来55公里,住在沙德乡才找了个电话与我们联系。

  经过短暂的讨论,大家决定两车分别前进,在九龙会合。此时,以近12点半。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736

帖子

1816

积分

金牌会员

万恶团——一恶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816
注册时间
2004-11-26
发表于 2005-3-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SF坐到慢慢看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4月18日 星期日 (280公里 海拔1700米)

  昨天由于忙着赶路,没有仔细考察雅砻江大峡谷,今天与单主编一道返回冕宁,终于有时间好好考察一下这条不为人所知的大峡谷。

  雅砻江在木里和冕宁交界的地方连续进行2次180度大拐弯,形成了水流湍急,峡谷深切的雅砻江大峡谷,人称“三度水”。

  大拐弯最窄处拐点相距12公里,流程140公里,而落差达350米,如能打隧道引水发电,可形成440万千瓦的巨大能量。

  我们顺着三度水前往锦屏一级电站,只见沿途险滩密集,水量巨大,确实是一个水能富集的区域。

  从峡谷翻过后,我们进入西昌安宁河大平原,这是四川省内仅次于川西平原的第二大草原,目前正是小麦成熟的时候,满目望去,麦浪滚滚,不愧为川西的粮仓。

  在邛海边吃海鲜不呰为人生的一大享受。醉虾,银鱼烘蛋,鱼头南瓜汤,光听名字就给人一种美味的感觉,凭海岭风,把酒言欢,西昌的邛海给每个人都留下难忘的印象。  


4月19日 星期一 (220公里 2700米)

  从西昌前往盐源要翻越两座高山:磨盘山河小高山,由于沿途景色壮丽,拍摄点较多,所以直到下午4点多才到达泸沽湖。

  由于我们要赶着把前几天拍摄的图片和文字传回去,所以一直就忙着到处找地方发图片:碧海酒店是拨号上网,十几分钟传不了一张图片,琼海宾馆倒是宽带,但电脑坏了,街上的网吧没有usb接口,好容易找到电信宾馆可以无线上网,蛋折腾了半天,无线发射坏了。

  折腾到10点半,一张图片也没有发出去。

  在盐源与旅游公司的导游杨智勇赶到泸沽湖已经是6点半,天上下起了小雨,与杨沟通了很久,我们才找到一家尚没有被商业侵染过人家住下,我和王彤,单主编,李星星在民居家采访,而其它人住镇上的旅馆。

  女主人非常能干,家里一切由她来主持当家,令人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竟希望他的妹妹以后能找个汉人结婚,不再走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13:00:31编辑过]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4月20日 星期二 (400公里, 3300米)

  今天是一次远征,为了赶时间,我们尽量缩短拍摄时间,一门心思赶路,以至于路上普米族和傈僳族村寨都没有怎么接触。

  下午四点多经过丽江,我们马不停蹄直奔中甸,在玉龙雪山脚下,我们吃了这几天以来最舒服的一顿饭,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风景绝家,脚下是湍流奔腾的长江水,头上是皑皑的雪峰,不呰为人生一大享受。

  吃完饭,天色已黑,此时到丽江还有150公里,我们在黑夜中赶路,由于正在修路,两次走错道路,直到晚上10点半,才赶到住宿地中甸县城,而当地领导人会见只有取消。

  人人困得一塌糊涂,谁也不想多说,倒头便睡。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4月21日 星期三

  中甸到德坝全是油路,我们跑得比较顺畅,路上景色绝佳,我们多次停下来拍照,以至于错过了观赏梅里雪山德最佳时机。

  东竹林书松尼姑寺是道边一处吸引人德景观,寺内有80多个尼姑,几乎是清一色德十七、八德藏族姑娘,我们在这里停留了2个多小时。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放眼望去,满目荒凉,颇有些美国大峡谷的味道,而每一个有水源的地方,就会有一片绿洲,此地之热,温度高达30℃,别说发展,在这里生存下去就不容易了。

  晚上找到一个一妻多夫的家庭,格桑顿珠和曲平同娶卓玛为妻,问及许多我们难以理解的问题,他们居然习以为常,雾弄顶村气候干热,晚上睡觉几次热醒。  

 4月22日 星期四

  由于要赶在中午12点到1点的修路段放行时间,我们8点钟便从县城出发,马不停蹄赶往盐井。12点半到盐井,放弃了到天主教堂参观的愿望,于2点钟到达芒康。

  时间尚早,我们继续往前赶路 ,连续翻越3908米的觉巴山和5008米的东达拉山,到达左贡时已是晚上10点半。

  今天考察时间较短,大部分时间是在赶路,不过王彤在路边拍了不少农耕的场面。

  基本上是沿滇藏线前进,芒康是滇藏和川藏的交汇点,不过路上基本上是土路,一路上尘土飞扬,下来都成了白头翁。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4月23日 (星期五)

  从旅游局得知东坝是西藏民居的典范,我们临时改变决定去看一下。

  从岔路处登巴村到东坝有二十二公里,途中要翻越一座4000多米的雪山丫口,路上巧遇了该乡的前乡长和他的老婆。

  在怒江的干热河谷里,东坝村沙漠中的绿洲,下东坝的路险峻之极,单总编几次紧张的几乎不敢前往。

  东坝以前是茶马古道(梅里西南侧云龙——察隅)旁的一个居住点,先民多在茶马古道从事商贸,因此天生具有商品意识,赚钱之后便会去修屋,有的人一修就是七,八年,耗资上百万,其木刻精美,规模宏大,有的竟达3000多平方米。

  晚上住在一个四兄弟同娶一个老婆的当地首富家里,他们家耗资200万建成一个宫殿式房舍,晚上是李建强生日,大家共饮百威啤酒。

  在山上一个峡谷通道里,刻满佛像和经文,当属一个重大发现。  


4月24日 (星期六)

  由于我们的一妻多夫的照片拍得不理想,单老师一直要补拍一张,在邦达兵站问到有一个泽巴村,所以我和王彤,杨勇和单老师跨越吊桥向泽巴村攀登。

  该村距江面500余米高,处在一座雪峰下的山凹里,在路上碰到一群村里的孩子,便一起上行。

  该村不大,只有五户人家,村长叫格桑,在他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两兄弟同娶一个老婆的家庭,但兄弟上山放牛已两月无归,我们苦苦攀登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成为泡影。下山途中碰到村长女儿在地里劳动,她是村里第一个听懂汉话的村民,清纯美丽,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这无疑是深山里的一朵幽兰。

  怒江隧道是一处险关,跨过怒江的隧道直接从山体钻过,守桥的武警官兵多是四川人,见我们经过,非常热情,我们送了两本杂志作为纪念。

  晚上十点赶到八宿住下。  

4月25日 (星期日)

  从八宿到扎乌由于修路,只好走了三十公里便道。

  从便道上扎乌湖,极清澈碧蓝,路边的小溪里,一个藏族姑娘在洗头,面容姣好,身体健康窈窕,让王彤大为叹服。

  翻越4800米的德姆山,狂奔100公里到察隅县城,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藏族的木板房与林芝大致相同。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察隅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边察隅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生物地理分区属2.49.12和II(1)2B(2)。面积101400公顷。其地理位置在东经96°52’-97°10’,北纬28°34’-29°07’之间。属喜马拉雅山山地,区内沟谷纵横交错,海拔1500—3000米。由于地势向南倾斜,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沟谷能直接伸入,气温较高,降水量也很丰富,年降水量变化在700—1000毫米之间,年均温度变动于11—15℃,大于等于10℃年积温3000——3600℃,形成温暖潮湿的气候。因此,察隅地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

  察隅的保护区因保护的自然资源不同而分为慈巴沟、拉木弄巴、窘东和夭朱三个部分。慈巴沟位于察隅县城西南方约45公里。以保护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栖息的野生动物为主。植物种类丰富,仅维管束植物就达1000种左右。森林植物区系复杂,有较多的子遗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其中尤以木兰科、水青树科等的种类为代表。经济林木和药用植物种类繁多。窘东和夭朱两个自然保护点位于拉木弄巴以南的察隅河畔。海拔约1700米,地势平缓,上壤为深厚、湿润的棕壤,发育着活立木总蓄积量约20万立方米的云南松林。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0

主题

1418

帖子

17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733
注册时间
2004-7-2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谷子黄了,蛐蛐已失去夏日的激情,叫声显得有气无力。雨季刚过,仍然葱郁的丛林更映衬得怒江深邃神奇,俏俊多姿。

  怒江是构成极具色彩的横断山脉地理单元的主要水系之一,它切割开一道道崇山峻岭,阻住了喜玛拉雅山系东延的势头,在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条海拔四五千米的山系挟持下,形成了南北纵贯数百里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峡谷。峡谷与山巅高差达三四千米。怒江两岸地质结构多为石灰岩及片麻岩,石质坚硬,不易侵蚀,江面宽约100米,由于地势陡斜落差大,水流汹涌湍急。

  还在数十年前,怒江大峡谷和雅鲁藏布江大转弯一样,是探险家们觊觎的,是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所剩无几的处女地。那一带独具一格的地理单元和渺茫溟蒙的人类状况,也成了人们梦寐以知的秘境。

  贡山县丙中洛村就位于绵延达200余公里的怒江大峡谷的顶端,它宛如怒江大峡谷辉煌的冠冕,上面镶嵌着一片蓝天,一带雪峰,一湾碧水,成为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的重要景区。

  在那一块块峡谷台地上,世代生息着怒族、傈僳族、藏族、独龙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信奉有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民族民间原始宗教等多种宗教信仰,留存着相当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当然,其建筑、服饰、歌舞,以及节庆等,也是道亮丽的风景,足以让人目不暇接、惊讶和兴奋不已。

  贡山粮仓田地并不宽

  丙中洛四面皆为青山环抱,传说共有十大神山守护着它。海拔5128米的格瓦卡普神山是高黎贡山的主峰,位于丙中洛的西面,怒江从北面的西藏察瓦弄一路泻下,经秋拉桶和石门关奔涌而出,蜿蜒向南,在丙中洛南面形成了几个大弯,其中一个“U”形大弯被称为“怒江第一湾”。全乡4个村民委员会30多个自然村就散布在怒江峡谷的上下台地或坡地上。

  “丙中”就是藏语“箐沟边的藏族寨”的意思。北面强大的藏族曾是这一带的统治者。其实这里人口最多、居住历史最长的还是怒族,他们才是真正的原住民,傈僳族、藏族、独龙族和其他民族都是后来逐渐迁来的。

  虽然丙中洛被称为贡山的粮仓,但它的田地并不是很宽广,像藏民丹增嘉措一家6口人只有1亩水田、5亩旱地,吃饭是不成问题了,但经济收入却没有什么渠道,每年人均纯收入只有800多元。他们急需以自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获取经济的提升。当我们经过他家前去桃花岛时,他们一家正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用连枷打稻子。一家有事,大家帮忙,仍是这里不变的美好传统。

  桃花岛上没有岛

  桃花岛其实并不是岛,而是座怒江环绕着的山包,一座横跨怒江的吊桥把它和乡政府连在一起,30多户怒族在那里过着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生活。经过村头的核桃林和板栗林上去,放学的孩子们正爬在树上打板栗呢。村里有织土布和彩带的,有用木椎石磨舂米磨面的,40岁出头的李文超则在忙着吹火烧一只羊头和四只羊蹄,他妻子凯迪和他们的小女儿李学妹跑出跑进地帮忙。兴高采烈的李文超显然很满意自己的生活,他搂着媳妇又唱又笑,还拉了一阵琴。他不仅送了一袋刚刚采的板栗给我们,还一直将我们送到村头,还关照我们过桃花节时再来。

  “桃花节”最早就是由被称为桃花岛的扎那桶寨的怒族过起来的。过去每年桃花开放的时候,怒江水就暴涨,淹死不少人,人们认为这是水神作怪,所以村寨里就在每年桃花盛开的时候过节,种植桃树,用面粉做一个很大的“稻草人”,与其它祭品一起投入江中祭祀水神,祈求村寨家人四季平安。

  丙中洛地理

  丙中洛在怒江的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东北部,离贡山县城丹打42公里。丙中洛东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北靠西藏自治区察瓦洛乡松塔村,全乡总面积823平方公里。丙中洛原名“丙中”,藏语是箐沟边的藏族寨子之意。丙中洛乡位于“三江并流”的腹心区,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山高耸入云,峡谷沟壑深不见底,怒江在两山的夹挤下由北向南奔流,贯穿全境,形成了“两山夹一江”的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丙中洛风景

  丙中洛村四周被群山环抱,东边是横亘怒江峡谷的碧罗雪山,北边是雄伟的石门关峡谷,西边是纵贯怒江峡谷的高黎贡山和著名的格瓦卡普神山,南边是巩当神山。形成了“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奇特自然景观。周围奇美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田野风光以及宗教文化景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香巴拉宫遗址

  位于丙中洛村西部的香巴拉宫遗址,是藏清佛教喇嘛寺,建于明代,为当时北连西藏察隅通道的重要佛寺。经考察,该寺在历史上曾一度繁荣辉煌,但现只剩两堵残墙。


  石门关 石门关上神奇的“月亮石”。张有林摄

  丙中洛村以北3公里处的石门关,两岸的高山紧紧夹挤在一起,两岸悬崖峭壁,岩石直立,直冲云天,形成两岸绝壁相对峙的大石门。两岸绝壁高约500米,江面宽约200米,江水从峡壁中喷出流泻,形成了雄伟壮观的景色。

  丙中洛坝子

  丙中洛坝子是怒江峡谷西岸一个面积较大的台地。总面积为12000多亩,是怒江州水稻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被称之为贡山县的“小粮仓”。坝区四面环山,农田广布,村落毗连,错落有序。坝区的春季是花的世界,桃花、梨花、杜鹃花等奇花异草齐盛开,把整个坝区装扮得美丽鲜艳,夏日更披上了绿茵茵的衣裳,秋天是丰收的金黄色,冬季则白雪皑皑。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冬至,坝区内还形成一天两次“日出日落”的奇特景观。

  怒江第一湾

  怒江第一湾发源于西藏那曲,全长1400多公里,流经贡山独龙族自治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时,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但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陡坡挡住了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因而在这里形成北—西—南“U”状的大湾,被称为“怒江第一湾”。

  湾中心的村子叫坎桶村。这里江面海拔1710余米,风光旖旎,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小平原四周由于景物宜人,对外界很有吸引力,每到农闲季节或民族节假日,三五成群的人便到这里泛舟过溜,对歌起舞,有情的恋人则潜入沿江两岸的密林中互诉衷肠。


  江西江东信仰有别 丙中洛村有多种宗教并存,此为当地的一座教堂。

  “怒江第一湾”以南的双拉村可以说就是丙中洛的门户,全村370多户人家,江东、江西都有分布,也是以吊桥相连。在过去没有吊桥的年代,他们只能用很简陋的猪槽船或是以溜索过江,常常有人屈死江中。汹涌冰冷的江水不要说人下去,就是汽车下去了连泡都不会冒一个。寸规老人的一儿一女都这样死去。

  寸规是道地的怒族,头扎白毛巾,有点像陕北老乡,穿土布褂子,打绑腿。他和村里的老一辈一样,都曾是不错的猎人,现在家家还少不了自制的弩弓和兽皮箭袋。很漂亮的弩弓。由于环保,也由于没什么猎物,弩弓基本成了一种记忆和装饰品。

  有意思的是,江的西面的老乡一般信仰基督教,而江东的老乡则信仰天主教,还有不少人信奉藏传佛教。当然,也有交叉,甚至同一家庭的人有三种宗教信仰,各信其道,互不干涉。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区,除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外,还有纳西族,不仅语言、风俗习惯相通,也相互通婚,几代人下来,竟不好说谁是什么民族了,成了真正的“民族大团结”。


  一个家庭四个民族 寸规老汉在用弩弓摆上射猎的姿势。

  我们北上到达石门关,看了峭壁上古老的藏文六字真言石刻,看了就在峭壁缝里生长挺立的棕榈,还看到了苍鹰在峡谷间盘旋不去。

  为一睹整个丙中洛峡谷台地的风姿,我们沿滇藏马帮驿道往高处攀登。老乡们正在割稻打谷,有蓝天白云、青山峡谷相衬,一幅大气磅礴、壮丽精彩的景象,丙中洛的四片台地尽在眼下。


田间劳作。

  在另一块台地上的东风村,历史悠久的喇嘛寺仍在静静地矗立。那是座宁玛派寺庙,汉式的亭阁样,大门也是汉族风格的雕花,佛像和壁画已毁,周围有不少空地,以前肯定是马帮的驻足之地,现只有一个叫噶玛唯栽的怒族老人在守着它,在一旁的小佛堂里点灯念经。现在旅游局正在修建一些人马驿道,游人以后就可以骑马游览这些景致了。

  在重丁社,我们采访了老社长刘吉安一家。这个拥有16口人的大家庭几乎就是民族大团结的一个缩影。今年正好60岁的刘吉安自报是怒族的,其实他母亲是藏族,他本身就有一半的藏族血统,他妻子七林拉姆也是半藏半怒,但她随父亲报的是藏族。如今75岁的老爷子昌督像所有藏民一样,也是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刘吉安夫妇一共生养了三儿两女,还收养了弟弟留下的孤儿刘小宏,大儿子娶了个傈僳族媳妇,二儿子讨了个汉族妻子,大女儿有一个怒族姑爷,加上四个孙辈,一家子已是四世同堂,有四个民族,有刘、王、陈、毛、沈五个姓氏,人人能懂五种语言,是一个奇特少见的大家庭!

  在他们家里,怒族话、藏族话、傈僳族话、独龙族话和汉话五种语言常常换来换去,好在前四种语言大致都能通讲,他们沟通起来毫无困难,不难想像出他们一家人七嘴八舌交谈时的热闹和精彩。用过去的话说,他们都是“有好几条舌头”的人。 独龙族文面的老人。张有林摄

  与丙中洛的绝大多数人家一样,刘吉安一家也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只不过,由于他家劳力充分,会计划安排,生活就比一般村民好一些,甚至连家庭环境和卫生都好许多。他家共有7亩水田、12亩旱地,养了5条牛、十几只猪、4条狗以及难以算计的鸡,屋前房后当然少不了果树什么的,但基本都是自己消费,很少当作商品换钱。老二刘阳海养了一顶楼的兰花,也是自得其乐的爱好。三个儿子都是当过兵回来的,老大做了村武装干事,老二当选为村民小组长,老二的小女才从中专毕业,正准备考工。大女儿在村里开卫生所,姑爷在乡里中学教书。一大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的确令人羡慕。

早安,我自己
淡看世俗,笑骂由人,潇洒自我

0

主题

13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49
注册时间
2005-1-6
发表于 2005-3-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羡慕得要命
以柔软的心面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8 1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