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蝶谷主-飘 于 2016-12-6 19:33 编辑
读书也好,旅行也罢,所能获得的见识永远都是无止境的。
民居是人们智慧和经验总结的结晶,环境与气候的关系,乃至一些历史因素,一方水土有一方的民居。对于神州大地上的民居,前年寒假看了福建土楼后,我以为我便基本看完了民居,庭院式也好,敞开胸怀的也好,南方的北方的,诸如四合院、窑洞、吊脚楼、木屋、竹楼、围屋、石库门、骑楼、碉楼、石楼、帐篷、蒙古包。。。。。。已然太多太多,却不料,河南三门峡还有建筑在地下的地坑院。
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州一带最为集中,也被叫做天井院,我觉得还是地坑院好,又好听又形象。地坑院,其实也是窑洞的一种,只不过山西陕西的窑洞依山挖建,一眼望去便能看见,而河南的地坑院是地下挖建,一眼望去什么也没有,对于地坑院有这么一句话形容,那就是:进村不见房屋不见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东西在慢慢消失,需要保护,或者凝固,我们去游览的地坑院便属于凝固了的,因为已经圈地为景区。虽然所有房屋器具一应而在,但也只是供人们参观和了解而没有了人们在地坑院里的日常生活气息,走进地坑院,不是走进了岁月里的普通村子,而是走进了博物馆,好像那样的日子已经存封。
而事实上,地坑院的日子依旧在,有的地坑院依旧充满了生活气息,跟中国所有的村子一样,基本上是老弱留守所,充满了没有波澜的平淡,很有规律的、过年过节的团聚也不过是散开得很文静、平息得很迅速的涟漪。
博物馆虽然没有鲜活杂乱的日子,岁月的痕迹却清晰可见,而且还被分门别类地列出,足以让参观者在条理清晰的情况下走完21个院。
秉承窑洞的特点,地坑院也是冬暖夏凉,进入地坑院之前,伞下的我感觉似乎即将被烈阳烘烤成人干,燥热布满了全身上下,而地坑院里很凉快,尤其是为方便游人参观而专程修建的这个地坑院跟那个地坑院之间的通道里,更是凉悠悠的很舒服,有了这个通道,也就无需登梯离开这个院子上到地面再下梯进入另一个院子了。
参观的线路是一个环线,一个院接着一个院,无需走回头路,房屋的主窑、门窑、火窑什么的布局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各个院的主题不一样,摆设的家具装饰不一样,这么说吧,就是清水房一样,内装修不同。而这个装修不是各家各户各院落的装修,是为了让游客们了解陕州民风民俗和文化生活而设置的。
在婚嫁院里,主要介绍与婚嫁有关的规矩礼节、民风民俗。古人很注重礼节和细节,以前那些繁复的礼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很多规矩步骤都减免了,在快餐时代的今天,那些礼节和细节,不知道到底是留下好还是去掉好?或者,还是鲁先生的办法好:拿来主义。留下好的,不好的就存放在博物馆。
但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或者,适用的,用起来方便的、留下的都是好的吧,而没有留下来的也不是不好,不过是不好用了,不需要用了。岁月的筛子有着睿智的眼睛,不仅顺应着社会的发展,也迎合着人们的心理。
而有些习俗,看似无所谓不关痛痒,却深深的根植于人心,譬如说栽树吧,原本也就起个绿化美观的作用,但在地坑院却有着奥妙,不屈不挠跟文字纠缠着,俗语一直流传至今:“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前栽梨,后栽榆钱树,当院栽棵石榴树”。这是谐音与意会的游戏和避讳,鬼拍手指的是杨树,起风的时候,叶子哗啦啦地很响亮,梨树是代表的是利而不是离,看来,其实解释是多方面的,就看你从哪个方面去看去诠释了。不过也不仅仅只限于这几种树,我们在地坑院还看到了山楂树。
对于栽什么树的风俗,于我而言是不避讳的,栽种自己喜欢的就好,我对婚嫁的花轿倒是蛮感兴趣的,遗憾的是没能赶上坐轿子的年代,也只能在婚嫁院的花轿里坐坐的,但那感觉必定是天上地下了吧。
想是这么想了,有人打击我了,说是坐花轿的年代会做很多很累的活儿,还有许多的礼教管束我,哪还有什么旅行的自由,呵呵,那还是不坐花轿了吧,反正也坐不成了,嘻嘻。
走到后面几个地坑院,院子里有了兜售的商品,有的是黄土上特有的,有的却不是,也就看看罢了。剪纸和绣花鞋我多看了时间,那些都是对生活的诗情画意,在那个温饱问题是主要的年代,还能有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是很诗意很美好么,我喜欢这种诗意和美好,感觉很坚韧。
走出最后一个地坑院,空旷扑眼而来,再回头,不过是景区大门的威武挺立,炎热再次呼啸而来。回想地坑院里的凉爽,不免一阵叹息,地平线以下的家园,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其实很惬意。
飘 201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