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ynosure

没有必要怀疑有两个人从长坪沟穿越到正河水电站的事实

[复制链接]

0

主题

16

帖子

1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55
注册时间
2009-2-11
发表于 2009-2-1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假装自己很会分析,结果是钻牛角尖强词夺理,自己想不通的就完全定性为假的。那我也来质疑一下,请你们认为是此事为“造假”的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想从众多的目击者中能证实两个年轻人确实是从日隆入沟,确实是从耿达出现。请问,如果你认为他们是在造假,你告诉我他们是坐汽车过去的还是坐飞机过去的?别告诉我他们是偷偷找大路绕过去的,在报警后众多的搜索队伍以及几乎全四川人民都知道失踪两个驴友的情况下两人还能安然绕道过去那简直也可称得上奇迹。
   另外你认为他们11天都吃了什么?怎么带那么多?怎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我们不需要你只是因为有疑惑就指责判定这是假的,也不需要幻想家或写网络小说的人来编造一个“合理”的解释,更不需要你太多的逻辑分析。同样我们也需要你拿出“证据”。

0

主题

39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

积分
255
注册时间
2009-2-10
发表于 2009-2-1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原帖由 我爱大山 于 2009-2-13 14:46 发表
最新消息:我才电话采访了四川登山协会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要对两个"驴子"进行行政处罚,因为他们的行为已经违法了相关法律法规.(详情见明天<成都晚报>)该负责人说,下周还要将当事人招回到四川登山协会进行教育,希望大家不要学习他们这样卤莽的登山行为,要以这个事情为教训,不然以后真的会出现"狼来了"的故事. ...

穿无数件衣服也遮不到羞,怎么死了都还不认帐呢??难道你是鸭子??

鸭子死了---嘴硬!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0

主题

366

帖子

15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533
注册时间
2004-8-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原帖由 湛蓝 于 2009-2-13 22:41 发表
最不可理解的是:
1、两个有些户外经验的正常人,到了穿越的第二天,怎么也应该知道自己迷路了,他们不原路返回,而是继续向完全未知的山上爬;
2、如果说他们迷路了,那么从每天日出和日落也能知道方向,他们却始终向着与他们来路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行。
当事人陈述是初七的时候从骆驼峰下爬上垭口,四五六三天都在长坪沟,初四下午四点到达红石阵,六点天黑,估计这一天他们认为是在计划内,五六两天没找到路,初七找到一条羊道,以为翻过去就是毕棚沟了,所以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包括他们翻过垭口后沿河滩走了很久以为自己到了理县,说明他们以为大方向是正确的,这只能说他们在辨识方向的能力上太弱。


3、如果他们只带了3天的食品,明知道返回的路更短,却继续向着还需要7天的线路前进。
应该是以为翻过垭口就胜利在望了,结果反而没有力气再翻回4800以上的垭口了。只能顺流而下。

4、火烧坡放牛人与他们相遇的时候,他们不是求救,而是逃跑??
这不能先入为主,目前的事实是放牛人发现火堆,“估计是游客所留。生火人听到他们的吼声后,马上走开了,估计想“避开他们”。 ”,主观的东西不能代替客观


   穿越的真实性我们现在没有证据来怀疑,但是如此穿越的动机,实在是看不明白,要么是完全的无知,要么就是有意为之,这个就和他们事先与家人说的3天穿越完全不符了! ...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0

主题

21

帖子

19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93
注册时间
2009-2-14
发表于 2009-2-1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穿越门事件最新进展,特别有意思!!!!!
关于失踪们事件2位当事人面对记者采访的回答同一问题的2种答案一:成都全搜索(记者陈诚)报导:驴友失踪,回应网友质疑中一个问题的答案
回应三 没路了才跳河没有漂8小时
  网友质疑:“两次因迷路不得已无防护跳崖;三次跳入冰水中漂流”。把他们说得那么神、那么勇敢。
  高海拔地区的丛林中,他们穿越的期间连降大雪,雪深至膝盖,有的地方甚至有半人深。他们能找到路、能从悬崖上跳吗?况且地震后,那些悬崖根本不能走,就是不地震都不能走。温度零下10摄氏度,水有多冷,他们不会被冻成冰棍才怪!
  王兴波:雪深至膝盖,那是指长坪沟的垭口雪山一带。1月31日,由于迷路,我们从在骆驼峰下一个垭口穿了过去,当时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那个垭口是一个马道,但非常难走。我们爬上去后,天色已晚,在垭口,我们发现了一个大石洞,于是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那个夜晚是最冷的一晚,海拔有4000多米,没有水喝,没有柴火,没有办法生火,我们就在洞里坚持了一晚。但是那个垭口的雪并不深。遇到悬崖主要是最后的三天,由于地震,到处都是塌方,根本无路可走,有时候爬到半山腰,而前面又是悬崖,只有用绳子降下去,最后不得不跳河。
二,四川新闻网(记者向勤)
质疑四:身体热量如何维持?
  “穿穿穿”:第三天后就没吃的,靠一袋花生和一根巧克力加上尿液、粪便维持了8天,如此少的食物供给,如何维持身体的热量?夜晚如何保温?
  刘亚超:烤火,每晚都烤火!
暂且不说在4MM山近100人的收救队员搜寻这么多天没有发现你们2人生火的任何痕迹,就你们2人回答问题也应该统一口径吧,下次编故事编圆一点,这样我们较真起来才稍微有点挑战性.
面对如此幼稚,如此低级,如此可笑的较真对象
哎!长叹一口气吧
     

0

主题

366

帖子

15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533
注册时间
2004-8-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王兴波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就是只有一晚没有生火,而且是在大石洞里,石洞里面的温度是多少?可以研究研究吧?

刘的话是说每晚都烤火,两人的陈述并非互斥的矛盾吧?

100人搜救队员,真的就搜遍了这几百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了吗?而且,据称二人在沟内留下的部分衣物已被搜救人员找到,为何要自动过滤这个细节?


楼上的,的确是如此幼稚,如此低级,如此可笑的较真对象
     

0

主题

366

帖子

153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533
注册时间
2004-8-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原帖由 香巴拉大叔 于 2009-2-15 18:33 发表
驴友逃出生天?事件有感!
最近看见网络上这么多质疑和辱骂失踪回归人员的言论,我的内心非常复杂,从这里我看见了很多是否代表人性劣根上的某些东西。但还是要祝愿所有人能在内心里有个圆满的归途。

的确,这里像是一个文革博物馆,能亲身体会到红卫兵的狂热。



再次相见,9527还是那么的乐观,坐下来我稍一打量,发现他的双手布满青褐的污垢,很怀疑:难道回来不洗手吗?笑问之:原来是10来天的风霜雪雨镀就上的,不是用撒高级洗手液就能轻易洗掉的,由此也让我对他们的这次冒险多了几分真实的感受,左手带着全指手套,疑惑?脱下手套,原来有个指头受伤了,在砍柴火时不慎伤带了自己。

我说怎么回事儿电视上忙活那么久一直不洗脸呢,脸上也和手一样?

先让时间回到春节前几天。9527很兴奋的来,问我采购50M登山绳、主锁、下降保护器,我问欲去登何山?

所谓5年户外经验,应该是从五年前爬峨嵋,或者跟着老师春游什么的开始算起吧?有些卫兵的理解力太差,由这句话推论出“只准备了几天”这样的“事实”来,佩服。


次日,9527和他的伙伴一起来取预定的装备,我们一直聊到晚11点,大家都在不断的交流户外的经验,希望能对他们的出行有所帮助!最后个人认为冬季做生存挑战还是有值得学习的特点,但同时要高度重视风险,建议最好请一名当地向导为伴,同时预祝他们玩好,注意安全。

尽管他们这次事件很失败,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不管他们是狼狈还是伟大,这几天的经验,是研究户外生存的活标本呀。

13日,9527来座了座,就我关心的几个问题聊了聊。

第一个问之前,其实答案我自己也晓得了,就是关于漂流的传说,9527笑了,说:真的漂8个小时他们早就下课了、、、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些都是记者为增加内容的吸引度而背弃了一个新闻工作者本真的精神而虚拟的一个事实。事情整大了,就不是9527他们能控制了,人家想杂写他们也管不到了。

以讹传讹,又不加求证的懒惰新闻写作手法导致,也许“漂了很长一段,上岸就到电站”也许的确是演绎的。加上另一批不加求证的读者起哄,事情闹大,当事者就埋怨起记者来。

如何过记者所讲的淘淘大河,答:其实只敢选窄的浅些的河面过河,最宽的也就10几米距离,过河前脱掉衣服,上岸后立即生火取暖,暖和了再走,曾经有一天只走了几十米,就是过河后太冷了,需要恢复体温。

更多的细节才能还原真实

晚间如何睡眠?只有一个晚上是硬刚过去的,分析:硬刚过去的那夜处于避风处,外部天气无恶劣气候,他们的防雨布和在迪卡龙买的带防风、防雨的功能服装帮了他们的忙,让他们可以有限的保持自己的体温。其他的夜晚都有生火,冬季的夜晚在有火堆的前提下基本能进行间歇性睡眠:冷醒了接着烤火,烤起烤起就睡着落,又遭冷醒、、、

很好,更加细节了。

为何不求救?从进山的第2天翻错垭口到第3天,他们就已经确认走错路了,根据携带的地图,判断出,顺河流而下将是“正河”,但具体要走几天,他们心里没有底.顺流而下,有看见牦牛和牧场,因要尽快赶路出沟,所有并没有在牛棚停留,也许有放牛人看见,但他们确实没注意到放牛牧民。

也许的确是太慌了,如果找到牛棚,牛棚里面是会有很多有用的生活物资的,他们没有去查看?

为何不返回?体力和器材以及上升路线的难度决定了,他们再次返回高海拔的2个垭口和长时间高强度的高山徒步已经不是他们能轻松应付的了。

如何补充进食?没有吃的,自己携带的巧克力棒每天分两次就刀切下2薄片吃,其他的靠找冬眠的昆虫,但数量仍然稀少。

这个和2月10号电视播出的节目刘的陈述吻合。

如何克服心理恐惧?因为知道未来出路的方向在正河电站,所以只想尽快走出沟,由于有了具体的目标,所以在心理上基本没有死亡的恐惧感。因食物不足造成的心理失落还是很大的。

如何克服低温?一路对低温的感受是并没有特别超出身体极限,除夜间外,白天大多是晴好天气,气温较高。

跳崖?那不是几十米的崖只是3米多而已,没有路了,只有跳下去,好在平时在拓展基地里经常跳墙,能熟练的掌握自我保护动作要领、、、

很多卫兵一看到“悬崖”就联想起来金顶绝壁之类

聊了一个多小时,对他们的经历有了全面的认识。以前有的新闻咨讯上的东西和事实是有出入的,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大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为了报纸好卖点,就随意进行加油添醋,与事实相差太远,所以新闻的真实性是要打折扣的。整个事件其实是个偶然,是一段出错了的旅程。没有谁想走错路,只是现实条件决定了他们无法顺利返回,经过了一系列的挣扎和不断的相互鼓励支持,他们终于逃出生天,这是一个偶然,具有不可复制性。

把他们说成“英雄”不是客观的评论,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幸运儿”。

的确是具有随机性,不可复制的“幸运儿”


事件分析:(我的个人观点)
他们在不熟悉路径的前提下没有靠雇请向导来弥补条件的不足,从而导致出现行进错误。

他们为何能活着出来?

必要的装备:携带了生存必须的最少器材:火种、地图、刀具、功能服装、绳索、下降保护器,少量应急食品。

地图太不详细了

小团队协作:两人体能相当、耐受能力相当、意志力相当、有一定默契的共同协作意识。

最关键因素:
在这10天内,山区没有发生强降雪,强降温、持续大雾大风、持续降雨等恶劣天气。整个阶段天气大多晴好,环境对生存构成的威胁较小。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关键因素:
他们很幸运的在木骡子就走错了路,右拐翻越两个难度不高的垭口就开始快速海拔下降的路程,进入低海拔地区对生存的威胁要小得多。如果深入到长坪沟底再走错路,那他们将不得不面对未来4-7天内都是连绵不断的4000米级以上的高海拔高寒地带徒步行进。在那里,死亡的风险将可能随时降临。

这个还有疑问,在刚过木骡子不远的确可以从羊岗子缓坡(相对而言)上升,但他们自己陈诉是在骆驼峰下开始上升的。的确,木骡子的可能性比较大,在羊岗子脚下能看到骆驼峰,他们就认为自己是从骆驼峰脚下上升的,而当地游客和向导的证言是“1点左右在长坪沟枯树滩 下午两点在长坪沟两河口 下午四点在长坪沟红石阵又与两人相遇”,


综合:

他们的经历是真实的,事件本来就是偶然事件。至于夸张部分那是媒体惹的祸,的确不是当事人的本意,更谈不上炒作谁了。9527问我是否有必要写写自己的经历来反击网络上的种种负面言论,我建议:过自己的生活让别人说去吧。

说肯定还是要说的,别人说的只会“以讹传讹”,自己把最接近事实的内容写出来,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研究户外生存的重要资料。

9527还是9527,一个80后,一个狂热的小青年,出了这件事情,他家里为了找他们,总计花了将近7万多块钱,我笑说:你娃命捡回来了,但钱又没得落,应该应该,因果报应哈。他妈妈把他所有的户外装备都没收了,可小伙还是嘻皮笑脸的说下次想去沙漠整盘穿越,有这种心态是好的,探险者需要的就是莫大的精神勇气。

有勇气是好的,但是不能失去理智,狂热不能变成偏执狂,我看在电视里他说话还是有点儿牛逼哄哄的呢,希望他下次能有所敬畏吧。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有的心态,曾经年少轻狂的你和我难道不也是吗?

真希望他们能认真反思自己行为的不足之处,不成熟的地方:整个事件不光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得不偿失哟。花了钱,买到了教训,才算是有收获,户外一定要准备充分。

教训,而且是非常实在,细致的教训,可以细细解剖他们这次的经历,而且的确是很宝贵的经历。

还是那句话送给他们:户外探险不是冒险。户外需要狂热的探险精神,更需要的是在狂热探险精神鼓励下的科学而周密的筹划。

希望我的观点能帮助很多人建立还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事件真相,不至于让那些不明真相的人迷失了方向,无端的去揣测和无休止的攻击那些偶然犯错而善良的年轻人。谁能无错,要用一种风气,一种宽容和博爱的风气,去面对他们,接受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指明方向,这才是解决之道,而不是永无休止的漫骂和指责。..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3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