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21:
四川人海见得少,那就去海边吧!
舟山、嵊泗,两天都够;大陈、东极,要两天多一点。
嵊泗列岛的详细情况介绍
地理位置
嵊泗县,又称嵊泗列岛,位于舟山群岛北部,长江口和杭州湾汇合处,东临大海,南与佛教胜地普陀山相峙,西与上海金山卫相望 ,北接黄海,扼长江、钱塘江之咽喉,是国际远洋轮船出入长江、吴淞口的必经之路,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具海光山色、古朴壮美,海瀚、礁美、滩佳、石奇、崖险等特点。姝丽迷人、独具魅力,素有“海上仙山”之称,是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海钓、尝购海鲜和海上动动的理想场所。
嵊泗列岛海域辽阔,岛屿星罗棋布。海景绚丽多姿,山色四季各异,奇岩异石,比比皆是;摩崖峭拔,锦上添花;青山碧海之间,金沙连绵。奇洞幽遂,悬崖峭拔,险峰耸立。渔场辽阔,渔港遍布,万船齐集,桅樯林立。入这会儿,渔火齐明,红绿黄白,交相辉映,繁如星海。渔场风情浓郁,海市景象壮观,其中18个大岛有人居住,陆地面积67.8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47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八万六千余人。全境属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阳光明媚。
自然气候
嵊泗列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温低于秋温,冬夏长,春秋短,光线充足。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小;季节出现时间落后于大陆;相对湿度大,无霜期长,雾日较多,常有大风、台风;降水量一般春夏多于秋冬。
四季时序
春季,始于3月21日,结束于6月20日,历时87天。季平均气温16.3度。季平均降雨日41.2天,降水量平均312.7毫米。
夏季,始于6月21日,结束于9月30日,历时102天。风向以偏南风为主。台风常影响本季。季平均气温25.4度。季平均雨日33.1天,降水量318.8毫米。
秋季,始于6月21日,结束于9月30日,历时102天。风向以偏南风为主。台风常影响本季。季平均气温25.4度。季平均雨日33.1天,降水量318.8毫米。
冬季,始于12月1日,结束于次年3月25日,历时115天。盛行偏北风。季平均气温6.5度,季平均雨日40天,降水量210毫米。
气温
嵊泗年累计积温57670度,年平均气温15.8度,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8度,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度,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度的初日一般出现在4月3日,终日一般结束于11月27日。
雾
嵊泗县一年四季有雾出现,春夏多于秋冬。年平均雾日为55天。雾日以3--6月最多,占年雾日总数的68.4%,本县出现的雾,绝大多数为平流雾,范围较广,浓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最差时小于30米。
风
嵊泗县风向随季节而变,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风向凌乱多变。
嵊泗列岛的民间文化
一、古老绚丽的鱼文化
嵊泗列岛,是舟山群岛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祖国蓝色海疆中最为富饶处之一,并享有"东海鱼仓"之美称,鱼文化渊源流长。
鱼的传说
千百年来,海岛淬着许许多多有关鱼的传说。例如"梅童鱼成亲,虾蚕鱼哭掉了下巴"、"咬尾巴带鱼找银剑","东海龙女嫁渔郎,献出双目为船眼"等等,这些来自渔民的捕鱼生产实践,加以想象和创造的鱼类故事,既是美丽坳人的传说,又是鱼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龙的传说
自古至今,龙与海洋鱼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们传说中的"鱼跃龙门",而成为神龙的也只有个别的"幸运者",要想跃过龙门成龙的鱼,必须历经磨难,天火烧去鱼尾,才能跳跃龙门而成龙。从中可见这些登越龙门成为神龙的,其老祖宗本身还是鱼类,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独特的民俗风情。龙崇拜、龙信仰与龙风俗,在嵊泗列岛,以其独有的魅力,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嵊泗列岛地处东海大洋,无论人们的生产还是生活,都与大海息息相关。龙与海龙王,自然地成为人们心目中具有万般神力的祥瑞灵物,渔民敬东海发现王敖广为群龙之首,视其为大海的主宰,生灵万物的佑护神,从而把它作为图腾来敬畏和崇拜。
往昔渔民第一天出海时,都要跑到龙王庙或是抬龙王偶像到沙滩,港湾内举行海祭仪式,人们在供桌上摆上全猪、全羊或猪羊之首及黄鱼鲞、水果、糕饼和酒等供品,
奉龙王。
在海岛的建筑物上,也颇能体现龙崇拜与龙信仰,如渔家屋顶正中,塑上双龙戏珠,有的还在厨房灶头上塑上双龙呈祥或供奉龙王塑像等,东海渔家真是无处不龙。
二、神秘奇特的船饰文化
船饰文化,是人类向海洋进军,冲破大自然的束缚,以取得海上自由的象征,是海洋鱼文化的宝贵档案。嵊泗的船饰文化,主要是以鱼类和渔船的形象为装饰艺术的主体,好既是舟山海洋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了嵊泗海洋鱼文化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是海洋海岛所特有的一种鱼文化现象。
自从出现船舶后,船饰文化也应运而生。渔船、船角、船眼、船魂、船神龛、船旗还有船饰画经过人们不断地修饰和装饰,更加反映出人们征服海洋和祈求平安丰收的愿望,也体现出乐善好施的渔民的阳刚之美。
三、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
嵊泗渔场所出现的渔民服饰,大致可分为本地渔民服饰和客地渔民服饰两种,本地渔民尽管其祖籍不同,但因久居嵊泗,其服饰皆趋向于宁波邦渔民服饰;客地渔民服饰,则保留着其本籍渔民服饰特点,由此形成了嵊泗渔场上渔民服饰文化的特殊性与异域广采性。
四、"海上仙山"的旅游文化
嵊泗列岛享有"东海鱼仓"之美誉,近几年以来,又以"海上仙山"和"南方北戴河"的美名,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旅客。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荣誉奖的影片<<渔光曲>>,其中渔村的许多外景,就是在嵊泗拍摄的,原浙江省人民政府薛省长1987年9月来嵊视察时,曾作"观海景、尝海鲜、游海水、买海货"的题词,形象地道出了嵊泗的旅游文化特色。
1、海钓文化
在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除了海浴、冲浪、水撬、飞艇等游乐活动外,还有海钓和笼蟹等海上渔钓活动。
笼蟹,游客须备一个竹笼或是用塑料线制成的网眼笼,用一根绳索系住将笼放入海中,待海蟹自动进笼,即拉起笼取蟹。不管在港口码头,还是在海岸礁边,都能进行笼蟹活动,游人自捕自食,别有一番情趣。
嵊泗海域钓鱼条件十分优越,具有海钓范围广、钓期长、鱼种多、数量大等特点。1993年7月3日至6日,嵊泗还举行了93'东亚地区钓鱼邀请赛暨嵊泗首届国际海钓邀请赛。
2、抗倭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嵊泗还是抗倭主战场之一,千里海疆,留下了爱国军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和不朽的诗章,从而为嵊泗列岛优美的自然景区,笼罩上具有强烈的海岛特色的护渔抗倭的历史光环。
抗倭名将唐顺之、任环、俞大猷、卢镗等一批爱国将领在人民抗倭斗争的推动下,胸怀报国壮志,在抗倭主战场上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诗章,也为嵊泗列岛增添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人文景观
3、石刻文化
石刻文化,是嵊泗海岛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发现的明清两代摩崖石刻和题记近20处,且大多数是明代抗倭将领巡海督汛时登岛所题刻。
在嵊泗海岛,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的石刻,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夏),抗倭将领李楷,在小洋岛观音山峭壁所题的的"倚剑"。
而最有名的石刻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抗倭将领,都督侯继高在枸杞岛西里岗墩天生古石碑上所题刻的"山海奇观"题词及碑文。
4、宫庙文化
古时嵊泗列岛,几乎山皆有宫,岛皆建庙,且所有宫庙,均与海有关,与鱼有关,和龙相联,与嵊泗为著名渔场、渔商通埠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渔乡海岛特色,体现了深渊的鱼文化内涵。
嵊泗列岛史载最古的庙宇是洋山大帝庙,该庙在县境内小洋山岛,始建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在嵊泗境向的小洋山、大洋山、嵊山、泗礁山、绿华山、金平山等六岛均有建造天后宫的史料记载。天后,亦称"妈祖"、"天纪"。在嵊泗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据说是妈祖的诞辰,当地人及各地渔民都涌向天后宫,举行一系列的祭祀纪念活动。"天后"这位女神是中国人的海上守护神,于是嵊泗诸岛遍修天后宫,为的是能供奉这位能护海拯难、驱邪除疫,逐寇退敌神力无所不在的女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 17:03: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