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东汉隶书,斯为之首
《何君尊楗阁刻石》发现及考释
雅安市文管所 李炳中 潘红兵
代 强 高俊刚
二00四年三月,四川省荥经县烈士乡境内发现一汉代摩崖刻石。经国内外历史、考古、碑刻专家考察、论证,确认是汉代原刻。据内容考证此刻石就是自宋以来碑刻书籍、志书记录有序的《何君阁道碑》(也称《尊楗阁碑》)。
该刻石位于荥经县城西约十四公里的烈士乡冯家村钻山洞荥河南岸陡崖峭壁上,下临荥河5米,上距劈岩开凿108国道线4米。刻石面朝西北向,高约250厘米,宽约150厘米的人工凿成页岩断面上。上面岩石呈垂直状向前伸出约50厘米。形如屋顶,有效地保护了刻石免遭雨淋日晒,加之岩壁自身干燥,所以,刻石得以完整的保存。刻石文字四周凿以边框,略呈正方梯形,高65厘米,上宽73厘米,下宽76厘米,文共52字,排列7行,随字形繁简、任意结体,每行7字、9行不等。刻文:“蜀郡太守平陵何君,遣掾临邛舒鲔将徙治道,造尊楗阁,袤五十五丈,用功千一百九十八日,建武中元二年六月就,道史任云、陈春主。”字迹清晰完整,最大字径宽9厘米,高13厘米。书法风格极具早期汉隶典型特征。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波磔不显,古朴率直,中锋用笔,以篆作隶,变圆为方,削繁就简,反映了由篆及隶的演变过程。何君等人名史无记载,所修阁道相当于现在1公里。阁道即栈道之上有屋顶之谓。建武中元二年即东汉光武帝最后一年之年号(公元57年),当年2月光武帝已逝,刻石镌于6月,其时明帝已即位,乃遵旧制当年不变年号。这次刻石的发现是因为近年荥河上修建花滩电站水位上升和扩建国道108线倾倒废料堆积成斜坡,便于前往近观才被发现的。刻石以西发现约30×30厘米栈道孔洞若干,位置与刻石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因处于悬崖陡壁间,不能准确测量和清理。
《何君阁道碑》最早见于宋洪适《隶释》记录。全文52字与刻石内容完全相同。并记: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光武中元二年刻此碑,蜀中近出,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字法方劲,古意有余,如瞻冠章,甫而衣缝掖者,使人起敬不暇,虽败笔成冢,未易窥其藩篱也。”并对阁道之阁本意和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号并列,以及尊楗阁地理位置所在进行了考释。洪氏《碑式》:其文7行,字数不等,或六字或九字,宋晏袤评《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奇劲,古意其余,与《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今《何君碑》不传。余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谓之神品。《汉隶字源》证此碑在雅州。《墨宝》记:“此碑出于绍兴辛未年(公元1151年)在荥经县,以适邛笮之路也。”清冯晏海《金石索》据《古刻丛钞》载有《何君阁道碑》拓本。该拓本内容与原刻完全相同,但排列6行,字径一致,均匀布局,气韵拘谨,离原石神韵太远,显系仿刻。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该碑盛赞有余。据民国十七年版《荥经县志》载:荥经举人汪元藻《重修何君阁道碑跋》:原石刻失传久矣,原碑在明季为巡按吴某取去,他本人请时在成都知名书家沈鹤子据《金石索》临摹刻碑立于荥经中学内。该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覆埋于地。近代邓少琴《益都汉隶集录》据沈氏临本双钩图录。后之编录碑刻者已误认为汉隶真迹。
这次《何君尊楗阁》题刻的发现,佐证了宋代史书的记载,纠正了后期碑刻志书的误记。《何君尊楗阁刻石》从文字内容、书写风格与《隶释》的记录完全相符,特别是书写格式与《碑式》的7行,每行6字,9字不等描述完全吻合。洪适定名为碑,并言蜀中近出,晏袤言《何君碑》今不传。显然是洪适等人也仅见拓本,不曾亲睹真迹,可能因刻石底面平整,结体规范,布局谨严,故误为碑。明代《蜀中广记》记为《蜀郡太守治道碑、尊楗阁碑、何君阁碑》三碑之说,是穿凿附会之说。以至后之志书转载讹误。特别是《古刻丛钞》、《金石索》所载拓本,更是由依据“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字法方劲,古意有余”而伪刻拓本。今从刻石内容,形制和历代志书考证,定名为《何君尊楗阁刻石》。从而也可判断《何君尊楗阁》仅此真迹,别无他碑之说。
《何君尊楗阁刻石》与汉著名摩崖《石门颂》、《西狭颂》、《甫阝阁颂》、《褒斜道》等刻石风格相类,皆以中锋用笔、以篆作隶,圆劲飞动。特别是与以前公认最早的汉代摩崖《褒斜道》更为接近。内容均为巴蜀地区郡太守役使刑徒修筑栈道,时间相距仅6年。而《何君尊楗阁》(公元57年)还早于《褒斜道》(公元63年)。二者书法风格基本一致,外形扁方,笔划简直,结字方古舒阔,字之大小及笔划长短,粗细参差不整,波磔不显、天真古朴、气势磅礴。《褒斜道》见于著录在南宋《汉隶字源》,而《何君尊楗阁》始见于北宋洪适《隶释》。因在南宋《何君尊楗阁》即不传,而晏褒又评其与《褒斜道》体势相若,《褒斜道》自宋以后深受碑刻书家赞誉,从清方纲、钱昕、杨守敬、刘熙载、康有为等之评论赞语,我们仍然可看到多从洪适之“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字法方劲,古意有余……使人起敬不暇”衍生而来。历代碑刻志书无不奉为“隶之古也”,隶中之篆。仔细比较“褒斜道”与“尊楗阁”还是有些区别,虽“尊楗阁”早《褒斜道》6年,《褒斜道》因自然石势作字,任意结体,笔法率直,姿意而为。而《尊楗阁》结字布局疏密有致,严谨整饬,随笔划繁简,大小不一,但四周列字整齐,并框以边栏,显系细心经营,巧妙布局,书写前经深思熟虑而为。用笔虽以篆作字,整体风格保留西汉隶书无波势、率直、简朴的特点。但能看到东汉成熟隶书的一些影子,如蜀之“四”部、“大”之捺势,及“临”、“邛”、“百”、“史”、主”等“一波三折”笔法基本完备。“邛”、“云”、“陈”等结体拙朴,淋漓地表现了隶书的奇韵高古。特别是四周框以边栏,俨然即是汉之封泥。总之“尊楗阁”风格、气韵更接近东汉中晚期隶书,可认为其直接影响了成熟时期隶书的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