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4-2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本帖最后由 初教六 于 2013-4-30 09:33 编辑
面对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省,美在半岛作战的空军轰炸辽宁省丹东市,被逞到墙角角头的我国咋个办?出不出兵半岛毛大爷很纠结!
当时多数决策层的人士是反对出兵半岛的,道理很简单,历经多年战争,百废待兴,捲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随着战争的进程,斯大林看金日成是没眼了,几次发电跺起我们这边上,毛大爷没有理他。但是飞扬跋扈的麦克阿瑟来势凶猛,根本不听招呼,每天抗议等于零,没得丝毫收手的意思。麦克阿瑟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清晰,目标决不止半岛。每天飞入东北地区的美军侦察机,正抓紧收集作战情报。毛大爷被倒逞得一天倒晚寝食不安。东北,当时集中了中国85%的工业能力,一旦美军攻入东北,这些家当就哦豁啰。半岛已被美军炸得稀烂,只有把美军挡在半岛,才是上策。
当时还是虚火美国,面对面的宣战,没得任何退路。毛大爷想了一个名字“支援军”,民主人士黄炎培认为支援军,就是政府派出去的,容易让老美认为是政府行为。建议改为“志愿军”,民间色彩更浓,人家是志愿的。彭德怀对这个“志愿军”的名称,颇为不爽,曾说“什么志愿军?我就不是志愿的!”
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司令员指挥42军从辑安(今称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界河鸭绿江。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当天40军第118师在北镇以突然的动作对美韩军队发起攻击,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温井之敌肃清。美韩军队被打得摸不着头脑,实现了战役的突然性。经过几次比较大的战斗,美韩军队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第一次战役以全面告捷结束。
第二次战役
虽然第一次战役惨败,麦克阿瑟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国出兵只是象征性的,作为曾经的西点军校校长的他也承认“联合国军有被全部包围的危险”,因此要求美国政府同意他的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地区的应急作战计划。但是美国杜鲁门政府意识到这样做一定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军在东亚的胜算不大。中国的参战令杜鲁门政府抛弃了之前要一鼓作气统一朝鲜的策略。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志愿军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志愿军先示弱于敌,诱敌深入战役发起线后于11月25日发起第二次战役。在西线战场,38军、42军从左翼突进美第8集团军纵深,形成切割包围之势,美军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12月5日志愿军攻占平壤,二次战役结束。此时志愿军的战线距离鸭绿江已很远,彭德怀向中央军委发电“目前部队粮、弹、鞋、油、盐均不能按时接济,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随修随炸。”12月13日,中央军委回电“我军必须越过三十八度线”。
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80公里处,汉城被主攻的50军占领。而此时的杜鲁门已经发现美军已陷入半岛这个泥潭而无法自拔,被迫在一个陌生的战场打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因此美国在1951年1月13日通过中间人印度提出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作战形势面前毛大爷认为有能力将美军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事实上,志愿军在第三次战役结束时,由于后勤补给跟不上,取得这些战果是靠血拼得来的。
第四次战役
1951年1月,志愿军发起第四次战役。第四次战役的发动过於仓促,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1951年3月14日,志愿军不得不放弃仁川和汉城,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撤到了三八线以北。此时以美军已掌握了志愿军的士兵只能背负五天的弹药和粮食,到了第七天一定会粮尽弹绝,不退都不行。而美军趁机发动所谓的“屠夫作战”与“撕裂作战”,志愿军在美军陆空的立体打击下,往往损失重大。
第五次战役
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战至29日转为全面防御。美军趁志愿军等待补充粮弹之机开始了所谓的“第二次春季攻势”,逼进铁原、涟川。63军开始逐山逐水的死守,美军第二次打过了三八线,志愿军全线被迫后撤约40公里阻止了美军的进攻。骄狂的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撤换后,来了个李奇微,这个人曾在抗战胜利后到过中国,是美军中的中国通。李奇微改变了不少美军的作战样式,比如美军的“范弗里特的弹药量”,就是其条令规定弹药基数的五倍!凶猛的火力,常常令战场局面逆转。
由于中、美双方在半岛的军事实力旗鼓相当,谁也不可能吃掉谁。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