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4|回复: 0

放舟小三峡

[复制链接]

0

主题

2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02-9-15
发表于 2002-9-18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背起行囊,御风而行,踏浪而来。经宜昌,穿西陵,下巫山,于是沿大宁河北航,放舟小三峡。
俗语云:“小巫见大巫”,谓之大不如小。然而在我看来,大有大的气派,小有小的妙境。小三峡水清,峡秀,滩险,却是大三峡所不及的。
从巫山码头登船,向左转入大宁河,就进入小三峡的第一道峡口——龙门峡。
峡口不很宽,但水面很平静。平静得象一块绿色的玻璃。两侧陡壁被云霭轻轻地笼住,如倩女晓妆,带着几分梦意,带着几分羞赧。坐在船舷边,拍着江水,水清冽冽的,一股凉凉的清流甜滋滋地沁入心脾,如凉风袭袖,如绿葡萄的金津玉液融入口中。轻舟入云,仿佛漂进一个扑朔离迷的世界。
过了峡口,回望江面,莽峰束江,一水穿峡,江流如碧练急泻。壮美与秀美的和谐,水光与山光的映衬,眼
前是一幅展天的画卷,任你浏览,任你观赏。
船往上行,水势陡急,这是小三峡的第一险滩“银窝滩”银窝滩礁石横生,浪涛翻卷,奔腾喧嚣,湍流直下。水挟着风啸,风挟着水涛,如万雷齐鸣,翻起层层碧浪。低头看,万簇浪花涌向船边,又向船边急急的向后翻去。似乎船在飞速地行进;往远处看,两边的山石凝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几十匹马力的机动船却一步也前进不了。船工们只能用竹篙拼力地撑着,一步步艰难地向前行进。
这时,我想起了屈原的诗句:“船容与而不进兮,淹洄水而凝滞。”深感人生之路并非都是壮美的。人总会遇到许多急流险滩,要拼命地冲出去,才能脱离险境。屈夫子逆水行舟,系由感而发,其实人生总是逆水行船的时候多,顺人水行舟的时候少。
过了银窝滩,船入铁棺峡。
铁棺峡以山崖上的千年悬棺而得名,在距水面百余米的峭壁上,可以见到一个个黑点,这就是千古之迷的巴人悬棺。这数点幽魂飘浮于峡壁江空之上不知有多少年,就象古棘巴人一样,悠悠而无从考证。长长的悬棺峡奇峰变幻,怪石嶙峋。崖壁下的钟乳石或似人,或似兽,或似禽,任你去想象,任你去揣摩。奇石怪岩,指指点点,数不尽,看不够,使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船行进在小三峡,出峡便是滩,过滩又进峡。铁棺峡后面的险滩,依然是水湍浪急,礁石横生,但毕竟没有前面的银窝滩凶险。也许经过了前面的急流险滩,以后在遇到什么困难险阻也不觉得艰难了。自然界也充满了哲理。
江面豁然开朗,河东边绿树掩映处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河边布满摊点,密密匝匝的生意人翘首而望,等待着游客登岸。
船没有靠岸,一拐弯,转入滴翠峡。
小镇切出了画面。
滴翠峡象它的名字一样美,群峰奇秀,青翠欲滴,这是小三峡最绚丽多采的一段,两岸景色变幻无穷:石壁横空笔立,色彩斑斓,山泉沿钟乳石涓涓而下,飘落千缕银丝,洒向澄碧的江面。斑驳的苔藓和蔓生的藤萝,远处望去象一幅幅形态各异的画面。船在峡中穿行,时而烟雨蒙蒙,时而云垂霞帔,时而凉风袭袖,时而恍惚离迷。一路上异景奇趣游兴骤增。
船泊在罗家寨。
这里是我们游船的终点。从江边沿着盘桓的石道,直上罗家寨。
寨边杂树丛生,山泉淙淙,寨民们簇拥着旅客叫卖。他们出售的是当地出产的“宁河石”。
寨子对岸的山崖间有一条铁索吊桥,铁索桥的尽头与一段残废的古栈道相连,使人联想起悠远的历史和巴人先民艰难的步履。
我走上铁索桥眺望江面,江水静静地淌着,水碧绿碧绿,象微风吹动绿茵茵的草坪,返起微微的波痕,两岸青山秀色可餐……
船将返回巫山。
船工抬出一根长艄,那艄杆足足有两丈长,头部象一柄长长的弯月刀。船工将它放在船头,拨浪劈水,避过暗礁,飞出险滩。
如果说进小三峡只是体会到急滩险恶的一半,那出小三峡才真正体会到急流险滩的凶险。船沿着大宁河急速下滑,滩道不到三百米,落差却有十多米高。礁石丛生,面目狰狞,仿佛要把船吞噬似的。船工穿云破浪,绕着“S ”形的路线逶迤而下。眼见船要冲向礁石,船工急疾拨过船头,侧身而过,真是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我坐在船头,紧紧的捏出一把汗。
虽说逆水行舟艰难,其实顺流而下也时时潜伏着危机。我又一次的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船出了龙门峡,大宁河流入长江,水由清变得黄浊。
大宁河小,虽小却钟灵毓秀,没有半点污浊;长江大,虽大总难免藏垢纳污,泥沙俱下。这大概就是大宁河之所以清,长江之所以浊的原因吧。
我想,水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6-28 1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