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07|回复: 3

峨眉十景

[复制链接]

0

主题

666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517导游协会CEO

Rank: 4Rank: 4

积分
926
QQ
注册时间
2004-11-29
发表于 2005-3-6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1、  白 水 秋 风  
万年寺,晋时名普贤寺,唐改为白水寺,宋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年间又改名圣寿万年寺。“白水为万年寺的代称。“寺幽名白水,金碧绚中天。池面临三四,峰头对百千。”(方孝孺《白水寺》)寺内一池,名白水池,传为、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处。李白在《听蜀僧浚弹琴》诗中云:“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池内蛙鸣如琴,民间传说是蛙学得僧浚弹琴的高手妙法。万年寺的山景四季宜人,尤其是在秋天。每逢金秋,峨眉山下夏暑尚存,金顶三峰已初飘白雪,而位于中山地区的万年古刹,正处在一年中的黄金季节。

在白水池畔四望,秋高气爽,蓝空分外明净,高远,辽阔。缕缕白云缠绕着寺后陡峭的观心坡,坡上绿叶、黄叶、红叶相间,与蓝天共一色。秋风吹拂着峰峦,摇撼着丛林,发出声声呼啸,片片橙红的枫叶在空中随风飞舞。应和着秋风,横穿古寺而过的涧溪潺潺低吟。流水,秋风,树涛,强声低音交错,如同一曲浑厚深沉而流畅自如的森林交响曲,为飘飘红叶伴舞。清人刘儒在《大峨山》一诗中不忘赞美秋景:“天下峨眉秀,乘云结胜游。龙吟千涧雨,树点万峰秋。”

留存在古寺的诗文楹联碑刻,对万年寺秋色格外有情,明方孝孺:“林放到池月,风吹入户云”的诗句。无名氏有:百里名山通梵唱,万年秋色助诗吟”的对联;当代遍能法师的联语:“自水秋风皆妙谛,琼楼玉宇不胜寒”,把万年寺秋景视作玄妙的境界。低首俯看白水池中,澄清的池水映着白云、青山的倒影。风平水静时,池中有山,山中有云, 云中有水,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云;秋风乍起时,吹皱一池清水,吹动一池白云。此时,神与物游,心随景色而物化。清人窦?在《万年寺》诗中感叹:“四围烟绕山腰寺,一面窗收谷口云。白夜试寻明月畔,此中清景评谁分。”古诗云:“三秋水净,白云轻飞;秋风号林,黄叶水。”这恰似“白水秋风”的题景诗。


                                                 2、圣 积 晚 钟  

                                   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心。

    从清人谭钟岳这首《圣寺晚钟》诗,可看出该景观绝妙之处,不在古寺犹传圣积名,而在钟声入耳觉清心。清人王日曾在《巨钟》一诗中也咏赞这一钟声:“万金熔铸自何年?长作龙吟散晓烟。留镇山门开觉路,声声高澈大峨巅。”


    圣积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环境幽古。寺外古黄桷树二株,围可数人合抱,从报国寺向此远望,两株黄桷似一大象。寺内文物众多,以普贤骑象铜像、八卦铜钟、铜塔等最著名。八卦铜钟原悬挂于寺内老宝楼上,又名圣积铜钟。铸于明代嘉靖年问,为别传禅师所募化。此钟铜质坚固,重达12500公斤,传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民间传说:当年,别传禅师募铸好铜钟后,悬挂于圣积寺钟楼上,嘱附弟子们:“我去外地云游,三天之后,尔等始可敲钟,切记!”谁知和尚离寺不久,一小沙弥急想聆听钟声,不顾师父的叮嘱,抡起钟锤便敲,“当”的一声,宏亮的钟声在空中回响,山谷齐鸣,越传越远,一直传到和尚的耳朵里。此时老和尚才走出30华里,一听钟声,神色大变,惋惜地说:“如果三天之后再敲钟,那钟声将会随我传到已走三天路程的地方啊。”

     僧人们对声如龙吟、入耳清心的铜钟,在敲打时间和方式上颇有考究。据民国24年(1935年)出版、赵循伯编撰的《峨眉山》载:“其钟每于废历(即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击法有‘慢十八、快十八’之分,随击随念钟偈,每四字一句,每四句一击,凡百余击始止(一说为一零八击),每一击,声可历一分零五十秒。


     近闻之,声洪壮;远闻之,声韵澈;传静夜时可声闻金顶。民国25年(1936 年)出版刘上熹的《峨眉导游详记》也说:每月朔望之头夜乃击之,一年之中仅叩二十四次。所谓晚钟者,因和尚于九点后执灯上楼,口诵经偈,俗云钟句子。初则念一句,则叩钟一 次,每句四字,念毕则叩,始缓叩,入后每字一叩,愈念速,则叩愈急。缓十八,急十八,叩至三遍,曰三叩,每叩须诵全文,三次叩钟,共有百零八捶。钟声异常宏壮。另载,晚钟每次叩108击与我国古代的物候历有关。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每候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叫“候应”。以每年12个月,24节气,与72候应相加,其总和正好是108。

    1959年,圣积寺废,钟搁置于道旁。1978年,峨眉山有关文化部门将铜钟迁移到报国寺对面的凤凰堡上,并建亭覆盖维护。凤凰堡上参天蔽日的苍杉翠柏,庄重典雅的八角攒尖钟亭,环绕四周百余通碑刻的古碑林,与古拙凝重的巨钟浑然一体,融和了自然美与人文美,不失为一大景观。好事者将前诗略加修改,以示其盛概:

凤凰堡上柏森森,晚钟犹长作龙吟;
纵说僧俗殊信仰,一样入耳觉心清。



                                             3、双 桥 清 音  

清音阁地处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枢,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面对清音阁,展开的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卷,浓绿重彩,精工点染。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 中部,是丹檐红柱的接御、牛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近景,则为汇合于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绕洪椿坪而来,流经15公里,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绕万年寺而来,流经15公里,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滔滔白浪,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山水相连,红绿对比,组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山水园林环境。园林学家称它是有声的诗,立体的画。

牛心石黝黑光亮,凝聚着两亿多年的历史和生命,任其黑白二水汹涌拍击,仍巍然不动。

惊涛拍石,发出阵阵的轰鸣,声传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弹奏,时而清越,时而深沉,时而激昂,任人领略“清音”之趣。

惊涛拍石,激起飞花碎玉,洒珠喷雪,水面上一派似雾非雾的水珠,飞腾于空中,跌落在水里。阳光映射,双飞桥在水雾中恰似两道五色缤纷的彩虹。

“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的联语,用传神之笔描绘出“双桥清音”的风韵。谭钟岳的纪游诗《双桥清音》云:“杰然高阁出清音,仿佛神仙下抚琴。试立双桥一倾耳,分明两水漱牛心。”近人林藜有诗赞道:“峨眉山水有清音,响彻双桥若瑟琴。黑白二江流不住,千年砥柱一牛心。”


月朗风轻之夜,山色?胧如黛,万籁俱静,唯有悠扬清越的水声回荡在无穷的空间。坐在水潭前的洗心台上,人们恍惚进入一个“清音”化的世界。静听清音,人的心灵因之而宁怡,而超脱,忘却自己的存在,仿佛自身与大自然融合为一,化作声声清音,萦绕于太空。明代嘉州名士安磐游览到此,流连忘返,写下《留别双飞》七绝一首:

倒雨青霜透葛衣,
鸟啼山瞑坐忘归。
城南一枕松堂月,
还借涛声入梦飞。

在清音阁,可看到山光水色,闻到花草芬芳,听到流泉清音,触摸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使游者获得峨眉风光总体的审美感受。古今游人多称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

                                            4、洪 椿 晓 雨  

      以清幽静雅取胜的洪椿坪,座落在中山群峰环抱之中。坪上,云雾丰盛,古木葱茏,山鸟长吟,涛声殷殷。清代年间,释永宣朝拜到此,以《洪椿坪》为题写道:“穿萝觅径入椿坪,楼殿层层鹤篆清。因共雨花看贝叶,漫随山色听溪声。”

洪椿坪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千佛禅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树而得名。寺中一联中说:“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典出自《庄子?逍遥游》。是以“大椿”来比喻洪椿树的古老和寺庙的历史悠久。春夏雨后初霁的早晨,山野空气格外清新,微带凉意;寺宇庭院一尘不染,整洁雅致。

此时,山林中,石坪上,庭院里,落起霏霏“晓雨”。这“晓雨”,似雨非雨,如雾非雾,空空??,楼阁、殿字、花木,山石、游人、影壁和壁上“洪椿晓雨”四个大字,以及庭院右侧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飘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现出一种虚无飘渺的朦胧美。游者或倚立庭院,或漫步寺外,仿佛周身被“晓雨”润湿,但抚摸衣装,丝毫没有被雨水浸湿的痕迹,却顿感清凉和舒适。

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皇帝御赐“忘尘虑”匾额、“锡飞常近 鹤,杯度不惊鸥”联;乾隆乙丑(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题赠“洗钵泉和暖,焚香晓更清”联;民国28年(1939年)7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洪椿坪避暑期间,题赠“护国佑民” 、“大雄宝殿”匾额和“洪椿坪”寺额,至今仍存。


第一重大殿的门楣两侧,为清末四川什邡名士冯庆樾撰的“双百字联”(全文见峨眉山志《艺文》篇),其中“晓雨润玉,夕阳灿金,晴烟铺锦,夜月舒练”数句,描述的即是“洪椿晓雨”等洪椿坪诸景色。

寺外山崖上的两株洪椿古树,一株仅存下段,枯而不朽,常被人视为“神树”;一株漂浮在“晓雨”的空朦里,树影婆娑,似灰绿的云团,似层叠的浅山。雨因树更奇,树因雨更妙。

所谓“晓雨”,科学家解释是雨后初晴时,山林中饱和的湿度,经过凉夜的冷却而蒸发不散的大气。

“山行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唐代大诗人、山水画大师王维《山中》的这一佳句,再现了“洪椿晓雨”的意境。

                                       
                                                 5、九 老 仙 府  

      九老仙府是仙峰寺与九老洞的统称。“寺号仙峰,洞临九老;山迎佛顶,台接三皇”。仙峰寺第一座大殿前石柱上的这一副石刻楹联,概括了“九老仙府”的主要景点 。对旅游者最有吸引力的,是离仙峰寺右侧0.5公里的九老洞,全称九老仙人洞。

相传九老洞是仙人聚会的洞府,许多神仙故事,给它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神奇色彩。洞位于仙峰寺右侧山腰,藤萝倒植,下临绝壁。洞口呈“人”字形,高约4米。 洞内黝黑阴森湿润,能直立行走的通道仅120米,往前岔洞交错,深邃神秘,未探明前,人多不敢入内。


明崇祯年间,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胡世安三次游历峨眉山后,在《登峨山道里记》一文中说“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黄帝访广成子天皇真人游此,遇一叟洞外,询‘有侣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所谓九老,即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蓬。明清以来的旅峨游记,多有“烛独行三十余里,闻鸡犬鼓 乐声,蝙蝠如鸦扑炬”的叙述,语多矛盾。近人林散之的《九老洞》诗写道:

山雨不可晴,秋径没蒿莱。
大坪何兀兀,九老尤奇哉。
洞古潜蚊螭,风云时徘徊。
松翠自波涛,半空起层台。
此中有驯猿,时时清啸哀。
老僧唤之来,饲之以青梅。
相依两摩挲,情好如婴孩。
我叹天地间,万物何相催。
人与物无连,物与人何猜。

九老洞位于九老峰下海拔1752米处。经过九莲池,前行约500米,穿过密密的杜鹃、箭竹林丛,便到了洞口。洞口高踞在仙峰岩,下临黑龙潭,有陡直的天然磴道通向洞中。磴道两侧有牢牢实实的石桩护栏,接连洞口,使人感 到险而不危。进洞130米,洞道平均高宽约四五米,宽适易行。人一进洞,洞内在如乌鸦的大 蹄蝠、金丝燕,成群的向你扑来,使你冷汗如珠。过一会儿平静如故。在往前行,有石床、龙泉、仙桥......传说为仙人所造,实际为天生之物。主洞道尽头有一石龛,供着一尊神像。据<<龙城录>>一书记载,说他是公元8世纪中叶,隋代开皇年眉州太守赵仲明,因治理珉江表衣江大渡河水患造福一方,老百姓拥戴他为川主之神,仙居其中,故供奉。民间传说又为<<封神榜>>中的财神爷赵公明。再前行,为大小不同纵横错落的67个岔洞,万万不可冒然而进。

九老洞为峨眉山著名的岩溶洞穴,在长达1500多米向下延伸的通道内,有一个全封闭型的观赏空间,它首先呈现出的是多变的空间美。第一段为浅部,人可直立行走。它有比较宽大的厅堂,廊道式洞穴,如水晶洞、燕子洞;第二段为中部,开始出现岔洞,至此仅能蛇行。这一段是九老洞的主体部分,多系网状交叉形的宫型洞穴,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仅在洞穴交错处,形成较大的洞穴或竖井,如虎牙洞、石笋洞、迷宫洞。第三段为深部,主要是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婉蜒隐入洞底。给人更多美感的,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绚丽多姿,启发人们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芽、石花等等,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严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 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来到这个世上,一切仿佛莫名奇妙!莫名的悲伤,莫名的苦痛。让你无法控制!只好让自己--在这个莫名的世上--寻找莫名的感觉!

0

主题

666

帖子

926

积分

高级会员

517导游协会CEO

Rank: 4Rank: 4

积分
926
QQ
注册时间
2004-11-29
 楼主| 发表于 2005-3-6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6、象 池 夜 月  

峨眉山月,自古留名。观月的最佳地方是在报国寺、萝峰顶、万年寺、仙峰寺和洗象池等地,赏月的最佳时令是在秋天。历代文人雅士不乏吟咏峨眉月的诗句,如:“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眉半轮月”(陆游);“愁中巫峡暮云合,望里峨眉秋月斜”(王士祯);“飞来一片月,相忆卷帘看”(朱彝尊);“佛灯寒照寂无声,云翠四围山吐月”(刘豫波)。而“象池夜色”是峨眉十景中最富感情色彩的一景。


据民国36年(1947年)中国文化服务社印行黄大受的《峨眉风光》一书剖析:“峨眉山看月最好的地方,是洗象池,因为洗象池上去还有山,背后也是山,只有前面开阔,附近树木也多。金顶虽然高,可是没有陪衬,只是对天看月;洗象池以下,山峰重叠,树木大多,风光不及洗象池观月是十全十美。所以‘象池夜月’,成了峨眉十景之一,有些和西湖的‘平湖秋月’比美呢!”

每当月夜,云收雾敛,遥天一碧,万山沉寂,秋风送爽,一轮明镜斜嵌在洁净无云的蓝空上,唯有英姿挺拔的冷杉林,萧萧瑟瑟,低吟轻语。月光透过茂密墨绿的丛林,大雄殿、半月台、洗象池、初喜亭、吟月楼,沉浸在朦朦的月色里,肃穆,恬静。月光下,古刹似一侧卧的大象头,蓝天映衬,剪影清晰:大殿似额头,两侧厢房似双耳,半月台下的钻天坡石阶,又好似拖长的象鼻。不知是巧合,还是寺庙设计师的匠心独具?

皓月高悬,满天清晖,千山月色,柔和似水,游者似恍惚步入广寒天宫。峨眉山上月,千里若为看。……依旧峨眉山,明月照清彻。明代文学家曹学?喜爱的是峨眉月。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面对峨眉月,也感情激发的留下:“洗象池边秋夜半,常留明月照寒林”这诗情并茂的联语。


仙人骑象杏何之?
胜迹空余洗象池。
一月映池池贮月,
月明池静寄幽思。
——(清人谭钟岳《象池夜月》)

月移中天,六方小池内,一汪清泉,一轮明月恰好映在池中,两月相对,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传说诗仙李白死于“水中捞月”,这仅是传说故事,但他最爱月亮,特别是峨眉山月使他眷恋一生,情意相连却是真实的。诗人离开蜀地,辞亲远游,在平羌江上吟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的千古绝句;直到晚年流放归来,在异乡还吟诵着:

我在巴东三峡时,
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

并引亢高歌:“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7、大 坪 霁 雪  

大坪,危耸于黑白二水之间,一峰突起。位于峨眉山的中部,左与华严顶、长老坪、息心所、观心坡诸山,比肩相望;右有天池、宝掌、玉女、呼应诸峰,四绕回环;牛心顶鼎峙于前;九老洞屏临于后,海拔1450米。

山势险峻,孤峰脊岭,仅东北两侧各有一陡坡上下,东面蛇倒退险,北面猴子坡高,悬崖绝壁,行者如走在刀背之上,罕见人迹。峰顶平坦,林木蓊郁,云霞幻变。相传大坪有五奇:“猴回娘家”、“蛇不咬人”、“黑虎巡更”、“乌鸦请客”、“仙姑弹琴”(弹琴蛙)。而自然风光还有一奇,即“大坪霁雪”,为峨眉山十景之胜。


每年秋未,金顶开始飘雪;立冬一过,大坪已是雪花 满山飞舞,纷纷扬扬,一株株挺立的常绿乔木,如琼枝玉叶,白塔凌空。严冬时,峨眉山处 处雪树冰花,全山宛似银色世界。明代四川嘉定诗人蔡祯的《三峨雪霁》云:“三峨天下壮,秀色接青?。绝?千秋雪,危峰百仞银。日临观宝气,云敛见仙人,中有蓬莱客,丹砂远俗尘。”吴祖光在《雾里峨眉》一文中评说:“雪景最大特点是白雪压在绿枝上。在别的地方的冬天,雪下只有枯萎了的枝条”。经过一冬雪花的浓妆淡抹,大坪和周围的群峰,变成洁白的一片净土。赵循伯的《峨眉山》一书描述大坪冬景说:“冬季晴雪初霁,杉条掩盖,咸如瑶树琪花。仰视则九岭冈如屏风九叠,横遮天半;俯眺青莲、白云、宝掌、天池诸峰,玉琢银妆,弥望一白,备极幽峭精绝之胜。晴雪初霁,仁立在大坪以上高海拔的山峰上,鸟瞰大坪是另一番“幽峭精绝”的冬景。大坪和环绕四周的群峰,组合成一朵庞大的雪莲花:大坪如同花芯,丛丛参天古树活象花蕊,周围的峰峦宛似一裂裂花瓣。这朵洁白的雪莲花,正展瓣吐蕊,盛开在峨眉山的腹部,盛开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之间;冬阳下,白中泛红,温润晶莹,冷艳妖娆。倘若在后山的霁雪亭,倚阑静观,举目回望,游者如同身处于雪莲花之,飘然有羽化成仙之感。”大坪霁雪“,凝聚着峨眉雪的形色美。宋代诗人白约在其《游峨杂咏》中叹曰:“岩静长留雪,山寒故放花。”

8、萝 峰 晴 云  

     萝峰位于伏虎寺右侧,相距0.5公里,是伏虎山下一座小山峦。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山峦上,数百株古松奇枝异态,苍劲挺拔,是峨眉山上少见的松树聚生地。山风吹过,阵阵松涛回荡在山谷之间,颇有“松威”气势。夏季雨后初晴时,烟云从涧谷袅袅升起,或从蓝空缓缓飘过,从密簇簇的松林中望去,变幻百出:有时朵朵白云从伏虎岭飘下,飘到萝峰顶上,飘到游人身旁,缠绕在松树之间,时而飞舞轻游,时而飘向岭下的峨眉平原,显示出峨眉云彩多变的流动美。云从石上起,泉从石下落。多少游山人,长啸倚山阁。晓钟有云出,晚钟有云归。游人应未惯,忽讶云生衣。明代文学家杨慎《 归云阁》诗中所描绘的“云出云归”图,恰似萝峰晴云景象。归云阁即华严寺,已废,遗址 距萝峰上行1.25公里。

    萝峰晴云是美的,萝峰晴月也是美的。明月升到顶上时,蔚蓝色的天空,映衬着明月,看不出明月是嵌在蓝天上的,还是画在蓝天上的。月光照着松林,伴着松涛声,使人有一种洁净、清凉的快感。

    萝峰也是鸟瞰峨眉平原的最佳所在。登峰远眺,峨眉平原的勃勃生机尽收眼底。当轻云从伏虎岭飘过萝峰,飘下峨眉平原时,游者身在云中,顿有天上人间之感。萝峰景色素为古人向往留恋。清代康熙年间,太史蒋超仰慕峨眉山,看中萝峰的晴云烟岚,日落月升,便住在萝峰下的罗峰庵里,夜以继日,以病弱之躯,草成一部较完整的《峨眉山志》,给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献。后蒋超也终老峨眉山。罗峰庵,又名罗峰禅院,是一座雅致的小庙,已于1987年6月重建。翠竹掩映,帧楠蔽日,绝尘脱俗。门联一副: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空十二因。庵后为新建的和尚塔,墓塔林立,庄严肃穆。峨眉山的高僧大师们,都把萝峰视作他们圆寂后的归宿圣洁之地。谭钟岳的《萝峰晴云》咏史写景,眷恋舒卷的晴云:峰庵到此学仙余,太史虎臣曾结庐。跨鹤飞凫踪已渺,晴云一片卷还舒。

9、灵 岩 叠 翠  

      灵岩寺遗址位于高桥左侧,距报国寺西南5公里,传为中印度僧人宝掌结茅处 。隋唐间创建。曾改名护国光林寺、会福寺。明洪武、永乐年间重建,仍名灵岩。明代是灵岩寺的鼎盛时期。谭钟岳的《峨眉图志》载:寺字四十八重,僧众千计,由山门至后殿有十余华里。其规模之宏大,僧侣之众多,香火之旺盛,在峨眉山寺宇中首屈一指,故有“九处过堂(吃斋饭),十处烧香,烧香要骑马”的说法。殿字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呈现出灵岩层层叠叠的雄峙壮观,“灵岩叠翠”便成为峨眉十景之胜。刘君泽在民国36年(1947年)出版的《峨眉伽蓝记》中,虽说“寺字四十八重,僧众千计,未免侈信”,但仍不能不承认:“峨眉高峰俯,临殿阙,叠叠青翠,秀丽庄严 ,丘陵拥卫,山溪龙蟠,乔木千章,森森环列,我选胜地首数灵岩也。”古刹历经兵烫和回 禄之苦,到20世纪60年代已全部毁坍。而“灵岩叠翠”的自然景色却依然如故,去灵岩,看 叠翠,仍有“仿翠摹青情不尽”的感受。

    灵岩地处峨眉金顶三峰的后山麓。在灵岩寺遗址上,向北眺望,迎面便是一幅万山重叠的天然图画。近处,青峰绵延起伏,茂林修竹,点缀其间;远处,万佛顶、千佛顶、金顶宛似座巨型翠屏横亘天际,气象雄伟,三峰挺拔而柔和的轮廓线十分清晰。重重叠叠的波峰,由低至高,由近至远,青青的山色由翠绿到黛青,到灰蓝,到灰白,层层深远开去,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的分界线,层次极为丰富,正如谭钟岳在另一首诗中写的:“灵岩翠秀耸高台,遥望天门跌荡开。”金顶三峰的景色多彩多变。初春时,山麓盛开一片黄灿灿的油菜花,春意荡漾;山腰密叶繁枝,如正当盛夏;半山上片片泛黄的树叶,似带秋色;山顶却堆砌残雪,又象尚处在严冬的寒凉里。从山下观望峨峰三顶,有几处绝好的地方:在山东麓的连香坝,在低山的会灯寺,在中山的白龙洞古德林;但皆不如在灵岩遗址那样逼近、开阔,可从更深的层次上静观峨眉山另一美妙、奇幻的侧影,欣赏“叠”刚与柔、壮与秀相依互存的美,因而神思飘荡。明人章寓之的《游灵岩寺》道出这种心态:灵岩一径入青苍,雨后昙华隔水香。方外欲偷闲半日,绕廊翻觉觅诗忙。


10、金 顶 祥 光  

层岩削壁跨千里,坐镇西南势独雄。
元气昆仑磅礴外,祥光隐现有无中。
珠璎宝佛留金相,金碧楼台倚半空。
纵是蓬莱并弱水,消虚难与此相同。

明人方孝孺的《宿峰顶次济定韵》一诗描绘了金顶绝色。人们常说:“到峨眉山不到金顶,等于没有到峨眉山。”认为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的“金顶祥光”,则是峨眉山的精灵。“金顶祥光”包括四大奇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它们自古为世人所神往、迷恋。

云海

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千山万壑冉冉升起,顷刻,茫茫苍苍的云海,雪白的绒 毯一般平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厚润,无边无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时,地平线上是云,天空中也是云,人站在两层云之间,极有飘飘欲仙的感受。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称“兜罗绵世界”(兜罗:梵语,树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罗绵),佛家叫作“银色世界”。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银色世界”作为峨眉山的代称,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华山叫“幽冥世界”。

山风乍起时,云海飘散开去,群峰众岭变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岛;云海汇聚过来,千山万壑被掩藏得无影无踪。云海时开时合,恰似“山舞青蛇”,气象雄伟。风紧时,云海忽而疾驰、翻滚,忽而飘逸、舒展,似天马行空,似大海扬波,似雪球滚地。最壮观的是,偶尔云海中激起无数蘑菇状的云柱,腾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来,瞬息化做淡淡的缕缕游云。此种蘑菇云却极难见到。范成大有诗惊叹这幻变的云海:“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天容野色倏开闭,惨淡变化愁天灵。”









来到这个世上,一切仿佛莫名奇妙!莫名的悲伤,莫名的苦痛。让你无法控制!只好让自己--在这个莫名的世上--寻找莫名的感觉!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0

主题

41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9
注册时间
2005-3-3
发表于 2005-3-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517微信小程序
你哪里找的那么多哦?
[B]我微笑。 嘻嘻~[/B]
     

6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导导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0359
注册时间
2002-9-4
发表于 2005-3-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好厉害.不错不错.
出行安全,请记住购买户外旅游保险
电话:4009-028-360  QQ:874347559 11519717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11-29 1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