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一、综合的辞书
1.《辞源》——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
这部书有旧版、新版两种。
旧版由1908年开始编,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收罗古今词语最多、解释比较清晰详
实的大型辞书。新版《辞源》的《出版说明》介绍它的性质是:“以旧有字书、韵书、
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
结合书证,重在溯源。”这意思就是,凡是一般书籍中有可能遇到的字、词、语,不论
古今中外(实际是中多古多),都收罗在内,所以切合实用。初版于1915年编成,按开
本大小分甲、乙、丙、丁、戊五种版式出版,除甲种线装以外,都是上下两册。十几年
后,为了吸收新词语,补缺漏,于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先是单行,到1939年把条
目拆散,并入正编,成为合订本,仍为上下两册。字自然用繁体。条目以单字为纲,单
字按部首排列。部首分为子、丑、寅、卯等十二集,由子集“一”部到亥集“龠”部,
共214部,同于《康熙字典》。单字之下分条排列由该字起头的词语;字数少的在先,多
的在后;字数相同的,笔画少的在先,多的在后。注音用反切,主要依据《广韵》,并
标明属于哪一韵部(依据《佩文诗韵》)。一个单字有不同的读音、不同的意义,都分
项注明解释。解释用文言,只断句。
我国辞书,较早的有不少是按部首排列的,因而翻检时就要先熟悉部首。《辞源》,
有的版本后面附有《四角号码索引》,熟悉四角号码的人想查某一词语,利用索引,先
查明该词语的页数,非常方便。不熟悉四角号码的人,还是要先熟悉部首。部首共214部,
熟悉它不难,难在完全知道某一字入某一部。有些字一看就能断定,有些字就不然。例
如“行”不入“彳”部,因为它是部首;“鸟”入“火”部,因为“一”是“火”的另
一形体;“奘”不入“爿”部,入“犬”部,“相”不入“木”部,入“目”部;等等。
碰到这类情况,可以先查书前的“检字”,数数想查的字是若干画(作为部首的偏旁,
笔画也算,而查某部所属的字时,则不计偏旁画数),到若干画里去找,如果有它,就
可以按下边的页码去找。但《检字》所收的字究竟有限,所以还是常常要靠记。部首难
查的缺点之外,使用《辞源》还有不方便之处。如注音用中古的反切,现在的读者难于
切准,即使切准了也未必与现代读音相合。又如解释古词语,注出处只举书名而不举篇
名,引古籍常常节略而没有表示,都使读者感到不方便。不过无论如何,《辞源》总是
综合性大型辞书的开山之作,内容充实,在继其后的《辞海》等问世之前,读古籍,作
为案头良师益友,它算是最合用的。
新版《辞源》是根据旧版《辞源》,从1958年开始修订的。关于修订的主旨,《出
版说明》说:“根据与《辞海》、《现人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将《辞源》修订为阅
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本此主旨,所以把旧版《辞源》
中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语都删去,而增加不少古典的条目。字
用繁体。条目按部首排列,基本上同于旧版《辞源》。分订四册,每册前有《难检字表》。
注音兼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并标明反切、韵(依据《广韵》)和声纽。解释用现代
汉语或浅近文言,比较详尽。引古书为证,标明书名、篇名,比旧版《辞源》详实。到
目前为止,作为学习文言的工具书,这一部是内容最丰富的,我们无妨以之为主,来解
决讲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如果感到还不够,再翻检其他相关的工具书。
2.《辞海》
这部书也有旧版、新版之别:旧版是中华书局编辑出版,新版是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旧版《辞海》是继旧版《辞源》之后一部综合性的大型辞书,1936年出版,分上下
两册;1947年出版合订本,一册。体例大致与旧版《辞源》相同。字用繁体。单字按部
首排列,部首不再分子、丑、寅、卯等集;单字下按字数多少、笔画多少排列词语条目。
注音用反切,兼用直音,标明韵部(依据《佩文诗韵》)。解释用文言,加标点。书前
有《检字表》。内容比旧版《辞源》有所改进,选择条目比较丰富、精当,解释比较浅
明确切,引书注明篇名,便于查核。
旧版《辞源》和旧版《辞海》性质虽然相同,所收条目并不一致,解释也或详或略,
所以能互相补充。讲读文言,遇见疑难,应该两种都利用。
新版《辞海》是由旧版《辞海》陆续修订而成。先是由五十年代起开始修订,1962
年初步完成,出版《辞海·试行本》,按学科性质分类,分订16个分册。以后把各类的
条目拆散,合在一起,出版《辞海·未定稿》,上下两册。以后再修订,1977年完成,
仍按不同学科分类,出版“语词”“哲学”“经济”等二十个分册(其中“语词”分为
上下两册)。接着在分册的基础上整理加工,条目拆散,改为按部首排列,分订上中下
三册,于1979年出版。
三卷本新版《辞海》编辑出版靠后,多方面有所改进。全书收单字和词语十万条以
上。用简化字,但单字也收繁体,便于读古籍时查寻,部首经过合理调整,改为250都
(调整情况见书前《部首调整情况表》),如“江”入“氵”部,“狼”入“犭”部,
比旧部首入“水”部、“犬”部容易辨认。偏旁不清楚的字,可以查书前的《笔画查字
表》。如果知道要查的字读什么,最好先查书后的《汉语拼音索引》,那里注明该字的
页码,一翻就可以找到。注音用汉语拼音,少数罕见字兼用直音,不再注反切和韵部。
解释用现代汉语,加标点。引文注明书篇名,尽量求确切。讲读文言,如果手头没有新
版《辞源》,就要多利用这部书。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是一部小型的专供查古汉语常用字的音和义的字典。所收字分两部分:常用字37
00多个,详注意义;罕用字2600多个,入难字表,算附录,简注意义。不收词语。字头
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书前有按部首(189部)查的《检字表》。用简化字;繁体、
异体加括号,放在字头的后面。注音兼用汉语拼音和注音字母。释义用现代汉语,都引
古籍中语句为例证。讲读文言,如果只想知道某字读什么,有什么意义,在此处表示什
么意义,用这部字典比较简便。
4.《康熙字典》——张玉书等奉康熙皇帝命令编在旧时代,这是一部收字最多、注
音译义最丰富、体例最完整的字典。康熙四十九年(1710)开始编,康熙五十五年(17
16)编成。编时意在广泛收集古籍尤其历代字书韵书中的字,所以收字四万七千多。不
收词语。字头按214个部首(前面《辞源》部分已介绍),依笔画多少分别排入子、丑、
寅、卯等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这种依部首排列汉字的方法对后来影响很大,许多
辞书都模仿它。每字之下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先用《唐韵》(实即《广韵》)的反切,
后用《集韵》《洪武正韵》等的反切,然后用直音。解释字义用《说文》《尔雅》等字
书及古代各种典籍,都注明出处。为了解决部首难查的困难,书前有按笔画排列的《检
字》,如“止”“允”,我们如果不知道入哪一部,可以查《检字》“四画”,“止”
下注明“部首”,“允”下注明“儿部”,就容易找到了。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印本书后
附有按四角号码编排的《康熙字典索引》,熟悉四角号码的人利用它,查字就更方便了。
这部书内容多,编纂时间短,难免有些错误。道光年间奕绘、王引之等编《字典考证》,
改正错误两千五百多条,使用这部书时最好兼参考《字典考证》(商务印书馆印本书后
附录中有)。这部书版本很多,最好用近年的印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取材广,但就我
们现在学习文言说,取材广可能成为缺点,因为绝大部分字我们几乎不会碰到。注音用
多种反切,释义用文言,不熟悉古典的人也会感到不方便。
5.《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编辑出版这是《康熙字典》之后,一部收字最多的
字典,计单字四万八千多,比《康熙字典》多一千左右。我们无妨称它为《康熙字典》
的补充修正本。编写于1915年,字自然用繁体。字头按部首排列,214部,分子、丑、寅、
卯十二集,同于《康熙字典》(1978年重印本下角有通贯全书的页码,翻检比较方便)。
不收由单字组成的词语。注音兼用反切(主要根据《集韵》)和直音,并注明属于某一
韵部(也依《集韵》)。释义用文言,在字头后分条排列。如“一”部第一个字“一”,
意义分为三十二条,比《康熙字典》眉目清楚。每条释义都引古书中的语句为证,有助
于确切深入地了解文言的字义。难于判断属于某一部首的字,可以查书前的《中华大字
典检字》。读古代典籍,遇见特别罕见的字,可以利用这部书。会感到不方便的主要也
是注音,且不说反切难切准,就是切准了也未必与现代读音相合,如“一”,现在读阴
平,书中还是注“质韵”(入声)。不过无论如何,这部书特点明显,优点很多,它不
只可以取代《康熙字典》,而且比《康熙字典》更合用。
6.《经籍籑诂》——阮元、臧镛堂等编
这是一部汇集文字古义的字典,嘉庆三年(1798)阮元任浙江学政时请臧镛堂等几
十个人,只用五个月编成的。收字一万多,按《佩文韵府》的文字次序排列,由上平声
“一东”“二冬”到入声“十六叶”“十七洽”,共106韵,分为106卷。字头之下没有
注音。字义都是从唐朝以前(包括唐朝)的各种典籍中搜罗来的,主要是古代的小学书,
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经典释文》等书中的训诂材料,以及其他各种古籍
中本文或注疏中有关训诂的材料。一字多义,在字头下顺序排列,每种意义都举古籍中
训释的语句为证。解释字义不但丰富,而且较古,因而是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参考书。只
是现在很少人熟悉《佩文诗韵》,查寻某字在哪一卷很困难;近年世界书局印本书前有
《经籍籑诂目录索引》,文字按笔画多少编排,下注明页码,可以补救难查的缺点。新
近又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以上几种辞书,就解决学习文言时可能遇见的疑难这个要求说,有字是够用了,查
词语有时不够用,因为字数有限而词语无限。我国目前正在编纂更大型的包罗万象的辞
书《汉语大辞典》,推想编成以后,会使不能解决的疑难减到很少。这类更大型的辞书,
还有台湾中华学术院出版的《中文大辞典》,日本大修馆书店出版的《大汉和辞典》
(日语解释),如果图书馆里有,可以参考。
二、专门的辞书
7.《辞通》——朱起凤著,开明书店出版这是一部专解释古代典籍中连语(联绵字)
的字典。著者用三十年精力,搜罗连语近四万,先名《新读书通》,于1934年改名《辞
通》,二十四卷,分上下两册出版。内容主要是说明:一、某字为某字之音同或音近假
借,如523页“翩翻”条,下列“翩翾”“翩幡”“缤翻”“缤纷”四个连语,各引古籍
出处,说明这五个连语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二、某字为某字之义同通用,如441页
“抱薪”条,下列“负薪”说明“抱”“负”二字通用,所以两个连语意义相同。三、
某字为某字之形近而误,如1页“河东”条,下列“可甲”,说明“可甲”应作“河东”,
因形近而误。连语条目以下一字为准,按《佩文诗韵》次序排列,如卷一开头的条目为
“丁东”“河东”“和同”“冯同”“佥同”等。不熟悉《佩文诗韵》韵部的人,可以
利用书后接四角号码编排的《辞通索引》。这部书材料丰富,对于理解古籍中有些词语
很有帮助。但个别地方有时出于个人推想,难免牵强附会,使用时要注意。
8.《词诠》——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改由中华书局出版
这是一部讲古汉语虚字(比现代汉语“虚词”范围大)用法的字典,1928年编成。
收虚字五百多,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如果不熟悉注音字母,可以查书前的《部首目录》。
解释某字,先把它分为几种词性,然后讲某一词性的几种用法。讲用法,都引古籍上的
多种语句为证。读文言典籍,想知道某一虚字有何种用法,在某一语句中是何种用法,
可以利用这部书。不过书中的语法术语与现在通行的不尽同,使用时要注意。
9.《古书虚字集释》——裴学海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改由中华书局出版
这部书性质与《词诠》差不多,只是内容较繁。1932年编成,分十卷。单字依旧三
十六字母归类,按喉音、牙音等次序排列,比较难查。解释用法不标明词类,多引《经
传释词》《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中的旧说。
10.《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一部解释唐宋元明间常见
于诗词曲中的较俗较虚的词语的专著,收条目一千多,分为六卷,1945年编成。不论单
词或词组,都详细解释其意义,有的还扩展到语源的探讨和语法的分析,并列举诗词曲
中的语句为例证。研讨比较深,比较透,材料丰富,有说服力。过去训释古籍中的字句,
多忽略这类词语,加以这类词语常常意义灵活,较虚,不好讲,因而成为讲读的难点。
对于解决这类难点,这部书确是有很大参考价值。只是条目按诗词曲的顺序排列,不易
查寻,使用时可以先查书后的《语辞笔画索引》。
11.《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这是一部专介绍我国历史人物生
平的辞典,收由远古到清末的人名四万多,1921年编成。人名按笔画多少的顺序排列,
少的在前。我国人名一般包括姓、名两部分,条目的人名用黑圆点把姓和名隔开,如
“丁·谓”“上官·仪”等。姓名下注明籍贯,字、号,然后介绍平生简历,以及有何
著述。有些名人见于典籍常用别号、官衔等,读书时遇到不知道是什么人,可以查书后
附录中的《异名表》,异名按笔画多少排列,下注本名。为了查寻方便,书前有按笔画
多少排列的《检字》,较晚的版本末尾有按四角号码排列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索引》。
这部书编著较早,人名下注解用文言,只断句;注解都不提材料来源,不提人物的生卒
年(可考知的),使想进一步查考的人感到很不方便;对人物评价的观点自然是旧的:
这都是本书还需要改进之处。
12.《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璧编,光明书局出版,有上海书店复印本
这是一部专介绍我国文学家生平的辞典,收由李耳、孔丘到刘师培、黄为基共六千
八百多人。人名按时代先后排列,作法是:“录各文学家之姓名、字号、籍贯、生年、
卒年(或在世时代)、岁数、性情、事迹、著作等,某项无考者即注明某项‘不详’或
‘无考’字样。其人如有可传之韵事特行、名言隽句,亦均酌量甄录。”(本书《例言》)
内容比《中国人名大辞典》详细,解说间用现代汉语,有标点,所以比较合用。想查某
一个文学家,要先翻检书后按笔画多少编排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索引》。
13.《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这是一部专解释我国地名的
辞典,1929年编成。体例与《中国人名大辞典》相同,前有《检字》,后有《索引》。
凡是比较知名的地名,包括政治区划、城镇、山川、关塞、铁路以及名胜寺观等,古今
兼收。注古地名,着重解说它的沿革及现在位置。读文言典籍,遇见历史上的地名,这
部书可作重要参考。只是这部书编著较早,近年来的地理变化和地名改易自然无法预知,
因而不少地方与现在实况不合,使用时要注意。
14.《嘉庆重修一统志》——清朝官修,有商务印务馆《四部丛刊》影印本
也称《大清一统志》。这是一部全面介绍清朝所辖区域的各方面情况的书,可以当
作比较详细的地名辞典用。《一统志》从康熙二十五年(1686)开始编,乾隆八年(17
43)成书一次,乾隆四十九年(1784)成书一次,道光二十二年(1842)成书一次,所
介绍情况截止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共五百六十卷。内容以政治区划为纲,先京师
(北京),后各省及边疆地区,最后还有少数外国。介绍某地,都详说疆域、建置沿革、
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职官、山川、古迹、关隘、陵墓、寺观、人物、土产
等方面,可说是丰富而精审。读文言典籍,如果想知道某一地方(如苏州、绍兴)的情
况,可以翻检此书的相关部分。如果想查某一地名,可以先查书前按四角号码编排的
《索引》。有些地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里没有,这里常常可以查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