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营地 早上7点起床出发,准备开车到达大本营。路面的问题导致我们无法将车开到大本营,于是便开始徒步出发。之后找到适合建大本营的地块,海拔为3700米。
计划C1在4800米,结果在4500米找到一处平地,适合建C1。
碎石坡 实际从4500米C1出发攀登途中,首先会经过一段碎石坡,陡峭的角度会有落石。
硕大光板石 “大概到达4950左右,有一块很大的光板石,我和史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选择相互保护攀爬上去。亚果和树林从旁边的碎石坡上去了,我和史伟耗费了一些时间,最终选择横切过去了。”——阿楚
途中 假顶与真顶 这是本次攀登路线情况,可以看到峰顶,但是后面标记的才是真顶。
“11点左右,我们到达海拔5150的位置,天气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下起了小雪,风也很大。原本光滑的岩石上面铺上了一层小雪后,变得更滑了,我们考虑到下撤可能会更滑更危险,我们决定带好装备,不背包直接冲顶,然后迅速下撤。
到达顶后发现后面还有一个顶,略高一点,但雪也越来越大了。于是我们临时决定不去后面那个顶了,把旗帜拿出来拍完照就开始下撤。
下撤的路上,被小雪覆盖的岩石变得特别的滑,于下午1点半回到大本营。大家都觉得在山上再呆一晚挺浪费时间的,便决定直接撤回成都。
于晚上12点到达成都,此次攀登结束。”
3 总结和感悟
小海
对山的欲望&山与人的关系
如果一个攀登者没有带着欲望来攀爬,那这次攀爬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很多时候我们在登山过程的最后一步或是最关键的一步,都是靠‘意志力’来完成。
自己来选择山峰和时间,抛开工作不谈,仅仅从一个攀登者的角度出发。
对于一个攀登者来说,这种和山的联系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老的攀登者,在选择线路时不会有犹豫,几秒钟的时间他就可以和搭档达成共识。
而我们这些新手却站在山上因为到底要从哪条山脊上而发生争执,抛开个人偏好不说,其实就是因为对于山的了解不够,和山建立的那种联系不够深厚。
阿楚
独立攀登的感受
此次攀登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自主攀登,有别于以前的攀登。所有的线路选择和判断都是大家一起来商量决定,危险评判,风险预估,让我体会到了自主攀登的乐趣,同时也增加了一份更好的攀登经验。
关于此座山也是让我很感兴趣,岩石型山峰,初级型山峰,根据季节不同,山上的雪量不同。路线短,路程近,适合很多刚开始登山的队员。但山体暴露感强,碎石多,容易出现落石,石崩等状况。总的来说,是一座很好很适合攀登的初级山峰。
小树林
山立,人学,行悟
山立,人学,行悟。这是我这次登山的感受:山就坐立在哪里,人要去学习,攀登的过程中要去感悟。
每一次的攀登,都会让你有不同的感受。叫两个好友,登一座山,嘬一杯酒,语几个故事,就两字,带感。
亚果
沟通和合作
这座山的整体难度不大,最主要的难度是冲顶前的光板岩石和碎石坡。我们从山上看冰川,存在很多的裂缝,因此攀登时可避免冰川路线。在这次独立登山中,我更理解到沟通和团队合作是多么重要。
史伟
目标&沟通
自主攀登,自己准备物资,自己寻找路线,独立应对各种状况。这是一种全新的攀登体验,无关乎山峰难度,就像攀岩中顶绳和先锋的区别。
此次自主攀登让我思索: 1、目标。登顶是一种目标,但攀登不是只有登顶才有意义,攀登也可以是达到目标的一种途径。过程中学会的,体验的都有意义。搞清楚为什么来到山上很重要。
2、沟通。每个人对于攀登的理解不一样,决策和行动都有差异,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攀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良好的沟通很关键,达成一致的意见,兵合一处。
结语
攀登可行性以及商业价值
这座山从接近性可攀登性和难度来讲,是一座很好的初级技术性山峰,离成都近,4个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每日海拔拔升合理,山峰路线丰富,有发育完整的永久冰川,以及可以攀爬的岩石线路。还有适当的暴露感,增加攀登者的体验。山峰整体线路不长,攀爬起来轻松又不失乐趣。而且山谷风景秀丽,植被茂密,冬季甚至可以攀冰。
此次考察的目的是探索攀登可行性及商业价值。便捷的交通、适中的难度强度、较丰富的攀登体验感种种元素,独立于传统山峰之外的5342米无名峰亦具有一定商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