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论坛(旅游生活休闲)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瓦尔登

色达-虔诚之旅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06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521
注册时间
2008-10-28
发表于 2011-7-2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1

主题

496

帖子

240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2409
QQ
注册时间
2007-3-5
发表于 2011-7-2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517微信小程序
我向往的地方啊
简单就是快乐,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9

主题

301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97
QQ
注册时间
2006-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17微信小程序
还有人准备去色达吧。。。。。。。。。。。
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梭罗

11

主题

1223

帖子

6016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6016
注册时间
2009-5-10
发表于 2012-4-29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石头的片片拍得真是越来越好了
     

9

主题

301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97
QQ
注册时间
2006-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按朋友的要求,重新整理一下两年前的游记:

色达,我知道这个地名是在2004年。从知道、了解到向往,已经有8年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对她的向往是愈加迫切,由于路途较远(600多公里)、道路不畅、自己假期较短,因而一直未能成行。

“结伴同游贴”带来了我的期望,网上报名、出差回来及时交款报名,终于成为最后一个可以将使梦想变成现实的旅人。出行的前3天却接到俱乐部的“行程取消”的短信通知,热情突然掉进了冰窟。匆匆回家上网想搜搜有没有其他的组织,发现了临时的团队,及刚建立的出行QQ群,在组织者的热心召集中成立了15人的出行团,几乎又是最后一个人参团者。这次出行是一个真正的“虔诚之旅”。

  
色达,我离你越来越近了......




色达,有着著名的五明佛学院。第十三世嘉华喇嘛之师──伏藏大师列饶林巴尊者,其化身即如意宝晋美彭措法王。一九八O年,为振兴正法,广利有情,法王在“大密乘光身静处,成就四业之圣地”,著名的第一世敦珠仁波切之修行地,及十三位心子同时成就虹光身之胜地──今四川省色达县喇荣沟畔,创建了学修重的大学院──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一九八七年五月,班大师亲自批准了五明佛学院成立,尊称上师晋美彭措为“圣者法王”。


汉藏佛教秉承不同的传承体系,各自结出了丰硕成果。然而由於高原地理的阻隔,历史上两地佛教甚少交流,以致互存讥嫌。至今藏地仍有人认为“和尚教”非佛陀所说之教法;汉地则看“喇嘛教”又是摇铃,又是打鼓,多视其为巫术类,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深入对方而遽下结论,结果造下了谤法的地狱之罪。法王以其大圆满弘遍南瞻部洲的宏愿及与汉人的甚深缘分而在五明佛学院开设的汉僧部,促进了汉藏佛学的交流,弥补了这一缺憾。



“五明”:一是“声明”,精通语言文字者为声明。二是“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 三是“医方明”,明治病的各种医术四是“因明”,明鉴别、考定正邪真伪之理法。 五是“内明”,明自己修持的一切经藏、理法、宗旨,佛教以精通三藏十二部经典为内明。

宁玛派藏传佛教流派之一,由于该派的僧人都戴红色僧帽,所以也被称为红教。"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和"旧",所谓古,是说它的教理是从公元8世纪时传下来的,历史悠久;所谓旧,是说它的一些教义教规是以古时候吐蕃的旧密咒为主。

出行的日子终于到来,6月3日19.00是我们集合出发时间,使得出发时间推迟到19.20。上车前的行前会及注意事项是那么匆忙,但是大家有一颗虔诚的心,所以显得是那么的融洽和谐。

  
汽车上我们在快乐的气氛下开始了自我介绍,大家是那么的真诚和开心,我觉得这不光是虔诚之旅,更是开心之旅。

汽车在路上行驶,虽然车外是浓郁的夜色,但是在车上却是谈兴渐浓,都在谈论自己或朋友的曾经旅程,谈论自己对色达的神往,谈论着对旅行的羡慕或感受。也许大家心里更期盼着我们旅行终点会给我们带来如何的震撼......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影响了少许的车速和行车时间。22.20分,我们来到汶川准备吃晚饭,这时我才知道原来很多同伴都是没有吃晚饭的同学,佩服啊,这些饿着肚子就开始虔诚之旅的人。夜,越来越黑。大家的在昏昏欲睡中经过理县、鹧鸪山隧道,4号凌晨3点达到阿坝州首府-马尔康。找到一家小旅社后倒头就睡,看来真的是累了.....

    早晨6点,兴奋的石头就起床了,他是我们队伍里面的最为活跃的资深驴友,驴友“石头”去马尔康城里找到吃早餐的地方并四处打街拍照。7点大家在深度睡眠中醒来,我们收拾妥当早餐后9点继续向目的地迈进。

   险峻的高山和汹涌的河流,把我们夹在3000米左右的高原穿行,经过壤塘、观音桥镇、翁达镇,大家的情绪越来越激动。特别是去色达听课的两个僧侣搭上我们的车时候,更是喋喋不休的问个不停。

    15:00,看到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校门的时候,大家突然安静了许多,是进入了高等学府还是进入了佛教圣地,各自的内心感受都会不同,但共同的是我们到了每一个人心目中圣神之地。

  
色达是藏语“金马”的意思,以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为在地下埋藏着一匹“金马”。

  
汽车沿着山沟前行,这就是喇荣沟吗?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红色建筑,搭乘的僧侣介绍这只是居士的居住区,顺沟上行,在蔚蓝苍穹下、碧草黄土之间,进入了一个红色的海洋,成千的红色木屋,层层叠叠的簇拥着金碧辉煌的经堂。这就是著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  

  
  壮观的僧舍,庞大的阵势使我们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这便是成千上万的喇嘛和觉姆们的宿舍,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着祥和.......


   


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梭罗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9

主题

301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97
QQ
注册时间
2006-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上传图片,每层楼请不要超过两张,以保证最佳访问速度!

红色,是让人激动、热情或躁动的色彩。而色达的红色,虽然是由房屋色、经幡色、服装色和经堂色组成的,它却能使人感到安宁和祥和。我们都震惊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 在僧侣的指领下我们直接来到了佛学院高高的地方,也是最显眼的建筑——坛城。坛城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发出了强大的气场和佛学的光芒及吸引力。

    坛城,其梵文名称为 “ 曼荼罗 ” ,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三圈以上就能够好;下半部分是转经筒,金色的圆筒经过人们手里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围着转经筒的外圈在一圈一圈的走着,口中不断的念着经文,要么手上拿着小的转经筒、要么推动着金色的圆筒,还有五体投地的一圈圈的磕着长头,这是佛学者的信仰和寄托,我们也自然而然随着人群走着走着,祈祷着安康和家人的平安。


站在坛城旁边的平地远远望着喇荣沟,四面山间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小木屋,也许没有几个人能数得清到底有多少房舍、住着多少修行者,只是听说这儿已经容纳了四万多的佛学者。
我们这些游人只是匆匆的过客,许许多多的信仰者能留在这个远离大都市、生活特别艰苦的地方,数万人静心修行。他们有着愉悦的神色,艰苦的环境让心境变得更加纯粹,一心研习佛经。

   坛城远处还有两个像庙宇一样的建筑,这两个建筑,一个是法王住的地方,一个供奉着从缅甸运来的佛像。再后面就是绵延不断的草原了。草原里流淌着静静的河水、一个个小黑点是温顺的牦牛,一切是那样的和谐和静怡。

我们顶着炎炎艳阳,肉体在烈日下暴晒,心灵感受了佛法无边。对四周都感觉陌生而熟悉,与我们所见的那些寺庙完全不同。在感叹并拍下珍贵的图片后,大家选定在山后腰的一块平地上开始搭建帐篷,驴友“他山”等还不辞辛劳的买来白菜、黄瓜和萝卜,腐败晚餐至少我觉得是腐败的晚餐,有鸡肉、鸡蛋、蔬菜、盐蛋,好像大家在这儿4000米海拔简单愉快地过着不一样的端午节。

  
渐渐浓郁的黑夜笼罩着四周,一点不感觉到孤单,在佛教圣地扎营住宿,佛主在保佑着我们。高原的天说变就变,突然雨水开始淋在我们头上,电闪雷鸣,大家纷纷钻进自己的帐篷,雷电就在我们头上炸开、狂风吹着帐篷不停的颤抖、大雨打着棚顶啪啪响,检验着我们是否虔诚和善良,半夜藏狗在帐篷外嚎叫检验着我们的胆量。我们在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气候下安然入眠。

  
5号清晨,“插肩兄第”一个钻出帐篷,一声大吼“好大的雪噢”,把我们从梦中催醒。

  
在这4000米海拔的地方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大雪是再正常不过的装饰,银装素裹的佛学院透出了平静。喇嘛、觉姆和居士、游客开始围着坛城不停的转经、磕头。我们又陆陆续续加入其中。在我们都完成了三圈或更多的祈福后,请来的洛桑慈诚仁波切大师给我们传授佛法,摘录一段大师的文章:“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做了善事以后,果报肯定是从快乐前往快乐,从光明趋入光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做了坏事以后,定会从痛苦前往痛苦,从黑暗趋入黑暗。

几乎整个上午我们都在坛城呆着,壮观的转坛队伍及朝拜者,灵魂的超度者及心灵的寄托者,也有要把罪恶或叛逆肮脏的丢弃者。雪地中还有人在磕着长头,不管雪花纷飞。“再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接近天堂。”

   与洛桑慈诚仁波切大师合影,并部分同学得到金刚结后,恋恋不舍的离开坛城向学院部走去。近距离的接触到的喇嘛和觉姆都是多么的亲切和善,与他们交流都非常友善的回答我们各种提问或好奇,佛学院的旁边支着两只直径两米的大锅,喇嘛们在熬酥油茶和午餐稀粥,过往的游客都可以免费品尝。

   正是佛学院的午餐时间,喇嘛们拿着书本,拿着饭盒三五成群的坐在潮湿的大殿门口形成一片红色袈裟的海洋,非常壮观,他们是在复习背诵佛经还是在讨论人生,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他们安静的面容中透露出愉悦的神态,感到了学佛之人的纯粹和自然,在这个远离大都市繁华、生活特别艰苦的地方,有时是烈日炎炎、有时是白雪皑皑,但却阻止不住更是吸引着数万人静心修行,这是一种信仰,对佛学最高智慧的向往。

   是不是都为了6月9号、汉历五月初八,藏历四月初八的金刚萨法会,今天的游人增加了不少。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定于藏历四月初八(可惜我们上班没有佛学者的福气),该吉祥日由院长门措空行母亲自主持,举行超大规模的金刚萨法会,以供养佛诞(藏历)。法会将进行为期8天,6月16日结束。经典记载:高僧大德(开悟者)诵经持咒的功德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将以此功德得度解脱。

朗朗读书声吸引了我们,他们是在念诵诗经还是课本,我仍无从得知。粗看一下只知红色的布衣一片,不知分别,细看一群觉姆在院内和路边坐满,在引导下平静的读着、念着、背着,他们的心中一定是明亮而清朗。路人纷纷放慢了脚步,有的去合影、留下珍贵的一瞬,有的去请教或询问、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和慰藉,年长的觉姆在向念诵者发放布施。远处还有正在修建的经堂和房屋,佛学院的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还有更多的信仰者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块圣洁的密乘净土,在茫茫宇宙中,心的寄托、身的寄托,灵魂的寄托,还有佛法无边的召唤,在科学发展和现代化的今天,佛教的哲学思想还让信徒们趋之若鹜,他们来到这儿,来到这象一朵巨大莲花的喇荣沟,来到为她护法的当金神山和啊拉神山树天女神的居住地,只能理解他们是追求不是逃避。

  

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梭罗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9

主题

301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997
QQ
注册时间
2006-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喇嘛和觉姆们手里都捧着一个里面放着狭长条的经文竹木制的狭长经匣回到自己的住所,佛教的真谛,在实修实证,藏传佛教尤注重在修证上下功夫,更多的时间,学员们自学自修、自证自悟。你看这偌大的一所佛学院,在那一幢幢低矮简陋的小木屋里,学员们抓紧一切时间,摒除杂念,认真修持,以求早日证悟。

  
这儿是佛学世界的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是佛法的集大成者,到五明佛学院学习的有各地的高僧甚至还有很多的活佛,就是一草一木、空气水分中弥漫着佛法和灵气。

  
作为游人或对佛学一知半解者,虽然高深的佛学理论我们知之甚远,在佛学院呆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24小时,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对他的崇敬,都感到我们颠簸14小时来了五明佛学院已经得到了自己心灵和灵魂的洗礼,更将得到佛祖和佛法的保佑,并将把这种保佑带回我们的家人和身边善良的人。

离开了佛学院,驱车去感受藏区特有的风俗——天葬。按照生死轮回的讲法,天葬就是让故去的人灵魂和肉体的升天。即佛学的“诸行无常” 世上任何事物,生与灭,刹那不住,过去有的,现在没有,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以宇宙之大,无不处于不断的流迁变化之中,人的生老病死,物的成住坏空,莫不如此,莫不无常。

我们转过佛学院后面的山坡,就是著名的尸陀林,那儿的山坡上经幡飘动,好似吹着萧萧的经文,感觉到一番寒气。一座白塔下面围着寸草不生的空地,当中放着两块有着凹坑的条石,是用来捣碎骨头工具。旁边是散乱的人的衣物或装过遗体的木箱,显得凌乱。通常,在正式天葬前还要先把遗体送到五明佛学院去,请佛学院的喇嘛为死者念上几遍超度经。法王为五明佛学院立了个规矩:为死者念经超度,是出家人的义务,千万不可加重死者家里的经济负担,家属愿给多少就给多少,哪怕只给一分钱,出家人也要尽心尽力地超度死者往生。早晨在坛城还看到的超度就是来前请大师的念了颇瓦经。

从佛法的角度看,人生难得,布施可贵,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就曾舍身喂虎喂鹰,但常人活着时难以用自己的身体来布施,人死之后,将遗体布施给翱翔苍穹的飞禽,正是让死者最后一次积累大功德,有助于让脱离了躯壳的识神更好地往生。这亦可以说是天葬这一殡葬形式所蕴含的内涵吧。

天葬开始前,三名喇嘛在山坡上点燃炊烟,附近的秃鹫会源源不断的来到旁边的山头,当结束后它们会慢慢的散去,喇嘛或觉姆念着经文,让死者的灵魂和肉体随着天空而散去,想起了一句常说的话“一切就是尘归尘、土归土”,诸行无常、生死无常。虽说无常的道理不难理解,要在生活中时时保持无常之心却也并不容易。你看有多少人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为的就是抑制不住对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财富的贪得无厌

由于珍重当地习俗,具体细节不便描述。经历2个多小时后,游人、喇嘛、觉姆和死者的亲人等也各自归去,大家都回到自己平静或虔诚的生活,或者回到纷争的世上。

色达,使人,还有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归于自然,一切都归于轮回、一切都归于……。
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梭罗

15

主题

157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827
注册时间
2012-6-26
发表于 2013-6-3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请问楼主,五明佛学院游人可以随便进去吗?谢谢。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

主题

93

帖子

1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600
QQ
注册时间
2009-10-16
发表于 2013-8-5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老瓦好!两年一个轮回,看帖忆当年,挺想大伙的。
小贴士:看帖回帖,那是一种美德!

5

主题

366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846
注册时间
2013-4-11
发表于 2013-8-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贴士:发图文帖,图片宽度请不要超过900像素,以保证最佳显示效果!
什么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517旅游网 ( 川B2-20080114 )

GMT+8, 2024-6-24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